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及特点

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及特点

时间:2025-04-17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2385

爆炸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客观方面的爆炸行为。犯罪主观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且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如报复、嫉妒、怨恨、诬陷等,但动机并不影响罪行的成立。

主观故意的表现

主观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形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导致爆炸,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导致爆炸,但并非直接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对危害结果持有一定程度的认可。

客观爆炸行为的表现

客观爆炸行为包括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以危害公共安全为目的。爆炸物品的种类多样,包括炸弹、手榴弹、地雷、炸药(黄色、黑色和化学炸药)、雷管、导火索、雷汞、雷银等起爆器材,以及自制的爆炸装置(如炸药包、炸药瓶、炸药罐等)。实施爆炸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室内安装炸药包并引爆,也可以将爆炸物直接投放室内引爆,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使锅炉、设备发生爆炸,甚至可以使用液化气或其他方法进行爆炸。

爆炸行为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人群密集或财产集中的公共场所、交通线等地方。例如,在船只、飞机、汽车、火车上定时引爆爆炸物,或者在商场、车站、影剧院、街道、群众集会地方制造爆炸事件。爆炸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形式指直接点燃引发爆炸,属于积极的行为方式。而不作为形式指行为人有防止爆炸发生的特定义务,且有能力履行这种义务,但却不履行,导致爆炸发生,构成不作为爆炸犯罪。

爆炸罪的本质特点

爆炸罪的本质特点在于其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即使爆炸行为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而未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实际后果,例如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炸药失效、爆炸物未投掷到预期位置或被他人发现并拆除等,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爆炸行为,仍然构成爆炸罪。爆炸罪不依赖于实际后果的发生与否。

爆炸罪的行为对象是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物。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可能是针对特定的人或财物,但由于行为发生在人群密集或财物集中的公共场所,客观上危害了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仍然可以构成爆炸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公共安全的预见不可避免,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有放任态度,构成故意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爆炸手段破坏江、河、湖泊、水库的堤坝,导致水流失控、泛滥成灾,危害公共安全,则应定为决水罪。因为刑法已对决水罪作出了专门规定,且爆炸只是决水的一种手段。同样地,如果使用爆炸手段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煤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以及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应分别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而不是定性为爆炸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解析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解析。校园欺凌是否属于刑事犯罪需考虑具体情况,包括欺凌人的刑事责任承担能力和被欺凌人的人身损害程度等,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校园欺凌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影

  • 吸毒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问题。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进行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拘役和罚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包括主观方面和行为方式的

  •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若双方自愿且女方年满十四周岁,则不构成强奸罪。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无论是否自愿,都视为强奸。强奸罪的认定包括暴力、胁迫和其他手段,如利用职权或特定关系迫使妇女发生性行为。但若是双方自愿且未造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规定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该罪名的客观特征,包括行为人实施危险方法、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且该后果由危险方法所致。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该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该罪的将面

  •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具体法定刑
  • 拘留通知书的送达地点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