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4条、第9条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各自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进行均等分割。
根据实际需求和财产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对于分居两地的夫妻,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为各自所有。对于财产分配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多得财产一方应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在民政部门达成的协议离婚,涉及财产分割的协议是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达成的。对于任何一方当事人来说,这是对自己财产权利的自由处分,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应接受协议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的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如有反悔,并且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一方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另一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
因此,如果存在法律规定的欺诈、胁迫等特殊情形,当事人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并且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如果当事人无法证明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我国抚养费最高给付标准的确定问题,指出其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具体标准对于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人有所不同,并且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包括一次性给付、定期给
夫妻一方以婚前财产进行股票投资在离婚时如何分割的问题。对于基于原个人财产自然增值的股票,若婚后未涉及双方共同操作或名义持有人问题,则股票及增值部分属于婚前财产。但若涉及夫妻双方的共同操作或由另一方名义持有,则股票增值部分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股
中国离婚协议签订后的变更问题。在离婚协议签订但未办理离婚登记时,双方可以协商更改协议内容;若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诉讼解决争议。法律规定可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进行合同变更,涉及特定法律手续需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婚姻法规定了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特殊情况及相应
中国婚姻中的债务问题,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仍需共同偿还。法律对于夫妻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有明确规定,包括哪些属于个人债务的情况。离婚协议或法院法律文书对财产分割的处理不影响债权人要求男女双方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