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与工伤赔偿能否兼得
时间:2025-03-30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作期间受了伤,自然就要活得工伤赔偿。虽然这样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当发生工伤时却很难处理工伤赔偿。有人就问了,民事与工伤赔偿能否兼得呢?手心律师网整理了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当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
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与用人单位造成职工工伤相比,第三人造成职工工伤的最大不同在于民事侵权主体及交纳工伤保险金的不同。第三人作为民事侵权的主体,没有为受害职工交纳工伤保险金。因此,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由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性质不同,不得替代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能相互替代。工伤保险是雇主为其职工建立的一种保险关系,用于支付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失。而民事侵权赔偿是基于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由侵权人承担。工伤保险赔偿应当归入公法领域的赔偿,而民事侵权赔偿应当归入私法领域的赔偿。
上位法与下位法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上位法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上位法与下位法规定不一致,应当适用上位法的规定。劳动部制定的《试行办法》属于部门规章,而《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属于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根据法律的效力顺序,人民法院在审理工伤保险案件时应当适用《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而不应当适用《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模式
世界各国在工伤赔偿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救济模式,主要有选择模式、免除模式、兼得模式和补充模式。其中,补充模式被认为是最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模式。根据补充模式,工伤雇员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侵权赔偿,但最终获得的赔偿或补偿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限度。这种模式既能减轻雇主的负担,又能保证受害雇员获得完全的赔偿,维持相关法律制度的惩戒和预防功能。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要求
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要求,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和护理费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费用标准均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需经过相应的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
保险理赔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规定
保险理赔中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保险公司的认定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包括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两种计算方法。保险公司需要受害人在事故中承担一定责任后才会承担误工费的赔偿责任,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司法解释规定了误工时间的确定和计算方式
-
山西省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山西省工伤死亡赔偿的相关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金额和规定。同时,文章还涉及山西省对省属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通知,包括调整范围、标准、资金渠道和待遇审批等。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的解释和应用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标准的解释和应用,包括已支付费用不再重复赔偿、补偿费用的重复领取和补足差额、其他工伤保险待遇的享受、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下的待遇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保险补偿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特点,如全社会共同承担工伤损害的责任、充分保护劳动者利益、
-
受害人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项目
-
网友提问: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差异
-
工伤赔偿及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