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 > 民事与工伤赔偿能否兼得

民事与工伤赔偿能否兼得

时间:2025-03-3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9126
工作期间受了伤,自然就要活得工伤赔偿。虽然这样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当发生工伤时却很难处理工伤赔偿。有人就问了,民事与工伤赔偿能否兼得呢?手心律师网整理了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当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

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与用人单位造成职工工伤相比,第三人造成职工工伤的最大不同在于民事侵权主体及交纳工伤保险金的不同。第三人作为民事侵权的主体,没有为受害职工交纳工伤保险金。因此,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由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性质不同,不得替代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能相互替代。工伤保险是雇主为其职工建立的一种保险关系,用于支付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失。而民事侵权赔偿是基于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由侵权人承担。工伤保险赔偿应当归入公法领域的赔偿,而民事侵权赔偿应当归入私法领域的赔偿。

上位法与下位法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上位法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上位法与下位法规定不一致,应当适用上位法的规定。劳动部制定的《试行办法》属于部门规章,而《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属于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条例》属于行政法规。根据法律的效力顺序,人民法院在审理工伤保险案件时应当适用《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而不应当适用《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模式

世界各国在工伤赔偿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救济模式,主要有选择模式、免除模式、兼得模式和补充模式。其中,补充模式被认为是最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模式。根据补充模式,工伤雇员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侵权赔偿,但最终获得的赔偿或补偿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限度。这种模式既能减轻雇主的负担,又能保证受害雇员获得完全的赔偿,维持相关法律制度的惩戒和预防功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

    中国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伤户需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缴纳保险费。工伤保险赔付方式独特,不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企业责任,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救济,企业分散赔偿责任,促进劳资和谐。同时,工伤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 劳动者伤残鉴定结论及其补偿待遇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伤残鉴定结论及其补偿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七级至十级的劳动者在合同终止或本人提出解除合同时,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者需按流程进行伤残鉴定和赔偿,包括申请工伤鉴定、享受

  •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
  • 竞业禁止协议中的补偿费用计算
  •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开庭通知书会寄给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