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 >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时间:2025-05-02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4167
法制的逐渐完善和社会逐渐朝严格的法治社会发展是必然的,而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法律的队伍中。而对于抗辩权和请求权的了解,是每个学习民法的人必须要了解的,普通人对此进行基础的学习也无坏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抗辩权、请求权的区别和关系。

一、请求权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向他人要求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请求权只对特定的人产生效力,是相对权的典范。尽管债权不等同于请求权,但债权属于请求权的一种。

二、抗辩权

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无论他人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狭义的抗辩权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在现代民法中,学者对抗辩权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台湾民法学者洪*欣先生认为,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尤其是拒绝请求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对抗权。

三、请求权的特征

  1. 权利利益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来实现。
  2. 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不是支配。
  3. 权利效力上不具有排他性,即同一客体上可以存在两个不相容的请求权,例如二重买卖。
  4. 权利效力上具有平等性。

举例: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合同价格为20万元,并约定签订之日付款并在付款后一周内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合同签订后两天,甲以23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变更登记。在这个例子中,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和甲与丙之间的合同都是有效的。由于乙和丙分别享有对甲的请求权,所以不存在优先性。因此,当丙通过登记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时,尽管乙先签订了合同,但乙只能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四、抗辩权的特征

  1. 主要针对请求权。
  2. 效力在于阻止请求权,从而可以拒绝履行义务。
  3. 并非否定相对人的请求权,也不是变更或消灭相对人的权利(与形成权不同)。

五、抗辩权的分类

  1. 一时性的抗辩权:效力在于暂时地阻止请求权的效力,也称为延期的抗辩权,例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
  2. 永久性的抗辩权:指永久地阻止请求权效力发生的抗辩权。最典型的永久性抗辩权是时效抗辩权。此外,在民法理论上,没有法律原因而承担的债务也会产生永久的抗辩权。债权人通过侵权行为取得债权的情况下,债务人也能取得永久的抗辩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区别三大抗辩权的要求

    合同法中的三大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这些抗辩权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如合同中的先后履行顺序、对方的履行情况和是否存在不安抗辩的情形等。这些抗辩权的设置可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使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对抗对方的请求权

  •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请求权和抗辩权的区别。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是相对权的典范。抗辩权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对抗权,可拒绝请求权人的请求。请求权的特征体现在需要通过义务人的给付实现,权利作用体现为请求而非支配,权利效力上没有排他性。抗辩权主要针对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履行抗辩权。在合同双方互负债务的情况下,根据债务履行的顺序和具体情况,一方可在特定条件下拒绝另一方的履行要求。

  •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包括不可抗力、债权人过错、已过时效期限和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等。其中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债权人过错指因债权人原因导致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已过时效期限指权利被侵犯者在法定期限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 默示毁约与不安抗辩权区别是什么
  • 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