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

时间:2025-06-28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424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该在二个月内作出审判,而在审理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中止审理的情形,那么刑事诉讼中止有没有期限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中止审理的情形及恢复审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一) 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二) 被告人脱逃;(三) 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且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四) 有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需要注意的是,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

(一) 适用范围不同:中止审理可以发生于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直到判决作出前;而延期审理只适用于开庭审理阶段。(二) 适用效果不同:中止审理将导致本案诉讼程序中途搁置,受诉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应停止一切诉讼活动;而延期审理只是将本案开庭审理的日期拖延,相关诉讼活动并不因此停止,例如通知证人到庭。(三) 恢复审理方式不同:中止审理的法定情形源于诉讼外部原因,恢复审理的时间通常由受诉法院难以左右;而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源于诉讼过程中,恢复审理的日期通常由人民法院确定。(四) 法定情形不同:延期审理适用于以下情形: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未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情形;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其他应延期的情形。中止审理适用于以下情形: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无法参加诉讼;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醉驾从抽血到服刑的时间:法律规定和程序

    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文章指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从抽血到服刑的具体时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公安机关将进行侦查和拘留,人民检察院会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将审理并宣判。各环节的时间因案件性质、复杂程度等有所不同。

  •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限问题,介绍了中止审理的情形以及恢复审理的相关规定。中止审理可以发生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直到判决作出前。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恢复审理,且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此外,还阐述了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包括适用范围、适用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解析

    刑事诉讼中止是指在审判过程中,因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脱逃,或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且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等情况下,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 违反刑诉法规定改变管辖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改变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纠正意见。(二)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批准延长审理期限、改变管辖、延期审理、中止审理或者发回重审的;

  • 刑事诉讼中期间计算的特殊情况有哪些
  • 中止审理法院未作出裁定怎么办
  • 罪犯得病了马上要开庭审理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