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义务人拒不履行或消极履行清算义务时,可能导致资产流失,债权因超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财产状况恶化等原因而无法实现。
清算义务人未按法定程序进行清算,例如未通知所有债权人或未刊登清算公告,在未清偿企业债务的前提下对股东进行分配等。
清算义务人在清算过程中转移执业资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变卖企业财产,销毁隐匿企业财务账册,指使企业资产状况不明。
清算义务人未经依法清算,即向工商部门出具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工商部门办理了企业注销登记。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的规定,上述清算义务人的行为属于“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对公司解散和清算部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整和规定。根据第十八条规定,清算义务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根据第十九条规定,清算义务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该司法解释为股东不当清算应承担清偿责任和赔偿责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法律依据。
清算义务人与清算人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区别:
清算义务人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范围较窄。而清算人分为法定清算人、议定清算人和指定清算人三种,可以由董事、股东或其他有关人员组成,范围较广。
清算义务人负责启动清算程序、组织清算和产生清算人。清算人的义务是执行公司具体清算事务。
清算义务人的义务是法定的,不能任意解除。清算人的义务是约定或指定的,是基于公司或法院等的委任或指派产生的,因公司或法院的解任或清算人的辞任而解除义务。
清算义务人怠于履行义务时对公司债务承担的赔偿责任源于其法定的义务,清算人不履行清算义务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时承担的赔偿责任源于其与公司之间的委任关系。
清算人具有诉讼主体地位,对内处理、了结公司业务,对外代表公司。而清算义务人则没有这样的法律资格。
公司注销后股东是否还有法律责任的问题。在特定情况下,股东在公司注销后仍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股东在进行公司注销操作前应该全面了解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确保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公司部门解散后员工被辞退是否违法的问题。如果公司遵循正当程序,提前告知员工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那么解约并不违法。但如果未遵循程序或错误地辞退员工,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解散后,员工的权益应得到保障,包括薪资报酬、社会保险费用及法定补偿等。违法
公司注销时注册资本是否需要到位的问题。公司注销并非必须足额缴纳注册资本才能进行申请,但在注销前需处理所有负债和法律纠纷。同时,实缴注册资本后,企业可以自由支配和取用这部分资金。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解答。
公司注销手续流程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包括清算、税务注销和工商注销等步骤。公司股东通常没有直接开除员工的权利,而股份公司的股权变更涉及多方面考量,需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摘要概括了文章主旨和内容,旨在吸引读者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