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当事人和代办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伤残鉴定和重新鉴定的申请。申请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理由合理;2.鉴定项目有助于查明事实真相;3.鉴定项目可行且可实现。
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事故调解所需的鉴定,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已在省级公安机关存案的鉴定部门进行。
委托鉴定应根据被鉴定题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的鉴定机构。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的鉴定职员或鉴定机构进行。如果公安机关无法完成,可委托公安机关指定的合格社会鉴定机构进行,但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对当事人的精神病医学鉴定、伤残评定以及有争议的财产损失评估,必须委托具备资格的检修、鉴定、评估机构进行,该机构可以是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也可以是社会的鉴定机构,但必须具备资格。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划定》第39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指派或委托技术鉴定机构进行检修、鉴定。鉴定机构应在20日内完成鉴定,如因技术原因无法在20日内完成,可延长10日,但需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批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仍无法完成,必须报请省级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批准。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划定》第44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应在接到检修、鉴定结果后两日内将检修、鉴定结论的复印件交给当事人。当事人对检修、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在接到复印件后三日内提出重新检修、鉴定的申请。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应重新指派或委托专业技术职员或有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重新检修、鉴定。重新检修、鉴定可以由原鉴定机构进行,但必须选择与原鉴定人平等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鉴定人进行鉴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划定》第75条规定,如果鉴定结论有改变,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如果鉴定结论没有改变,鉴定费用由重新鉴定申请人承担。
以上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的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书的法律效力。文章详细介绍了鉴定书的主要法律依据和评定标准,包括医院证明的重要性、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以及不同情况下的申诉程序。文章还阐述了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异议的处理方式,包括人民法院委托鉴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的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程序及要求。当事人和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申请,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当事人也可自行选择鉴定部门。鉴定委托应根据被鉴定题目的性质和难度选择相应机构。公安机关应在勘查现场之日起5日内指派或委托技术鉴定机构进行检修、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和要求。伤残评定是在伤者康复后进行,通过客观检验和评价确定伤残程度的过程,分为一级到十级。伤者需提供相关材料,其完整性、充分性和真实性对司法鉴定机构是否受理有直接影响。评定所使用的标准包括多个法规和国家标准,涉及人体损伤、事故伤
不同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赔偿标准。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逐渐降低,赔偿标准也随之降低。赔偿标准主要是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的一定比例来计算,比例随着伤残等级的降低而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