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意外伤害险 > 外保内贷业务是什么

外保内贷业务是什么

时间:2024-03-0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3
外保内贷是境外公司向境外机构申请开具融资性的担保函,出现这个业务的前提是人民币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外保内贷目前仅限于外商投资企业,如果需要履约,境内企业需要满足投注差的要求。

境内企业借款接受境外担保的法律规定

一、境内企业接受境外担保的条件

境内企业借用境内借款,可以接受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担保,但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债务人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是获得分局外保内贷额度的中资企业。
  2. 债权人为境内注册的金融机构。
  3. 担保标的为债务人借用的本外币普通贷款或金融机构给予的授信额度。
  4. 担保形式为保证,或者是中国法律法规允许提供或接受的抵押或质押。

二、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中资企业外保内贷额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收支形势、货币政策取向和地区实际需求等因素,为分局核定地区中资企业外保内贷额度。分局可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的地区额度内,为辖内中资企业核定外保内贷额度。

三、中资企业签订外保内贷合同

中资企业可以在分局核定的外保内贷额度内,直接签订外保内贷合同。在中资企业外保内贷项下对内、对外债务清偿完毕前,应按未偿本金余额占用该企业自身及地区中资企业外保内贷额度。

四、境内债务人发生境外担保履约的登记和备案

如果中资企业外保内贷项下发生境外担保履约,境内债务人应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短期外债签约登记及相关信息备案。中资企业因外保内贷履约而实际发生的对境外担保人的外债本金余额不占用分局地区短期外债余额指标。

五、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境外担保的处理

外商投资企业借用境内贷款接受境外担保,可以直接与债权人、境外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如果发生境外担保人履约,因担保履约产生的对外负债应视同短期外债,并纳入外商投资企业的“投注差”或外债额度控制,并办理外债签约登记手续。如果因担保履约产生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负债未偿本金余额与其他外债合计超过“投注差”或外债额度,外汇局可以先为其办理外债登记手续,再按照超规模借用外债移交外汇检查部门处理。

六、债权人集中登记和报送数据

境内企业从事外保内贷业务,债权人应当实行债权人集中登记,并在每月初1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外汇局报送外保内贷项下相关数据。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注册地不在同一外汇局辖区,应当同时向债权人和债务人所在地外汇局报送数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