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投保提示工作的通知》、《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其中,投保提示和信息披露工作已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也将于2010年1月1日起生效。这些文件的实施旨在从产品信息披露、销售行为等方面更好地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新型保险产品具有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功能,保险利益不确定。它们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有很大的区别,不是银行存款的替代品。因此,在购买人身保险之前,投保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在公司的网站、营业网点、代理网点张贴《人身保险投保提示书基准内容》。保险公司在销售人身保险产品时,应主动提供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并向投保人解释犹豫期、退保费用、新型产品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等重要内容,以帮助投保人正确理解保险产品。投保人在投保之前,应认真阅读以上资料,并在投保时亲自签署投保提示书。
投保人在购买分红、万能、投资连结等新型保险产品时,需要在投保单上抄录风险提示语句并签名:“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
人寿保险设有犹豫期。根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收到保险单并书面签收后的十日内,可以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并在此期间解除保险合同,如果确定该保险产品不符合自身需求。在犹豫期内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将退还除保单工本费以外的全部费用。然而,在犹豫期过后退保,投保人可能会有一定损失,因此建议尽量避免中途退保。
保险公司会在犹豫期内对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进行客户回访,主要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建议投保人在填写投保单时提供准确的联系电话,并在接到保险公司回访电话时积极配合,仔细聆听客服人员的提问并认真回答。如果有疑问,应尽快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自2010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销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必须实行系统联网电脑出单,禁止手工出单。此外,代理网点不得将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与非保险类商品或服务捆绑销售或变相销售。经营意外险的保险公司必须提供电话和互联网两种方式的保单信息查询服务。投保人在保单承保或注册激活保单后,可通过保单上标明的客服电话即时查询保单信息,并最迟可在2日后通过公司网站自助查询保单信息。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失地保险的一次性缴费标准。对于已征地农民和新征地农民,根据不同年龄和情况,详细列出了养老保险金缴费档次和金额,并说明了缴纳条件及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此外,适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其缴费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可接续。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