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如果造成人员受伤的,受伤人员经过治疗后,如果造成伤残的,就需要申请伤残鉴定,伤残鉴定结果是赔偿标准的依据,那么要怎样申请事故伤残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1. 评定机构的选择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评定由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一般情况下,需在治疗终结或出院半年后才能进行伤残鉴定。可以选择起诉后由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也可以在诉前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评定。
2. 评定申请的要求
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向具备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提交申请,以评定伤残等级。具备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需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机构供其选择。
3. 评定程序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管理办法》第42条的规定,当事人需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将在接到申请书后30日内,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评定伤残等级。如果当事人对评定结果不服,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将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做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根据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重新评定的结论是最终决定。
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诉讼所需证据
1. 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原告需提供证明其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如果原告是企业单位,还需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事业单位应提交事业法人代码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原告,还需提供金融许可证的复印件。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明可提供营业执照、身份证、护照等的复印件。
2. 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证据
需提供证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 确认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
需提供确认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
4. 法律依据的证据
需提供支持其主张的法律依据的证据。
5. 其他举证责任的证据
还需提供其他由当事人举证的证据。
三、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费用的支付责任
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抢救受伤人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有救助义务,这被视为一项法定义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费用的支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事故车辆已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
如果事故车辆的身份明确,并且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那么抢救费用由该保险公司预先支付。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不得超过被保险人投保的责任限额。如果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将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费用。
2. 事故车辆未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或保险已过期
如果事故车辆尚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或者投保的责任险已过期未续保,抢救费用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费用。
3. 肇事车辆逃逸
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抢救费用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