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告的后果及影响
时间:2025-03-09 浏览:5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院如果说在判决之后找不到当事人的话,可能会进行公告送达,这个判决书在送达之后才会发生效力的,公告送达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后果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原告的影响
法院公告送达对原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增加了公告费的负担: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送达的情况下,法院会选择公告送达。原告需要承担公告费用,这增加了其诉讼成本。
- 增加了案件审理的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公告送达后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因此,原告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继续案件的审理。
对被告的影响
法院公告送达对被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被视为已经收到法律文书:即使被告没有实际收到法律文书,法院会将公告送达视为已经收到。因此,被告将受到生效法律文书的约束。
- 丧失了答辩、提交证据和上诉的权利:被告在公告送达后,将失去答辩、提交证据和上诉的权利。这意味着被告无法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公告送达的法律依据和要求
法律依据
公告送达的法律依据包括《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公告送达的方式和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公告送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
- 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公告的发出日期以最后张贴或刊登的日期为准。如果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期满后即视为送达。
记录公告送达过程
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时,应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张贴过程,以确保公告送达的合法性和可信性。
公告送达的内容要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公告送达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 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
- 如果是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的公告送达,应当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受送达人的答辩期限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
- 如果是传送传票的公告送达,应当说明出庭的时间和地点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
- 如果是判决书或裁定书的公告送达,应当说明裁判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当事人有权上诉的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
-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
辩论权和处分权的区别。辩论权是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辩论和反驳权利,适用范围为诉讼程序;而处分权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权利。两者在司法程序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其作为双方当事人自愿放弃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法律文件的意义,以及调解书的主要内容如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要求,以及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收费标准。
-
承兑公示催告程序的步骤
-
法院传票送达之前能否撤诉
-
行政处罚下达文书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