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保证合同具有从属性,主债权转让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继续承担担保责任。①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020-05-25
生活中,如有债务问题等,常会有担保人这一身份的人存在,以担保人来为债务的偿还多一层保障。或许您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担保人的事情,但是大家可能对并不十分了解,由此会影响担保人的选择。担保方式一般分为保证、抵押、质押三种,不同的担保方式,担保能力的分析描述
2020-05-25
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将来求偿权申报债权。保证债务尚未到期的,将其未到期之保证责任视为已到期,在减去未到期的利息后予以提前清偿。债务人、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无异议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确认。
2020-05-25
保证合同具有从属性,主债权转让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继续承担担保责任。①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020-05-25
保证人追偿权又称“保证人求偿权”,是指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后,得请求主债务人偿还的权利。而且保证责任的承担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还是届满后并不影响追偿权的成立。如保证人自向债务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二年内未行使追偿权,又没有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事由,其不
2020-05-25
追偿权纠纷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担保责任追偿权纠纷,二是合伙债务追偿权纠纷。另外,担保法司法解释特别规定将保证人的追偿权同样赋予承担了过错赔偿责任的无效担保的担保人,开了过错责任可以追偿的先例。因此,担保人的追偿权成为保证人、物上保证人以及无效担保人均享
2020-05-25
本确认条款的效力独立于借条,借条无效不影响本确认条款的法律效力。《担保法》第十九条之规定,当事人对保证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对于王先生仅仅在借条上保证人一栏签名的情况,属于对保证责任没有约定,王先生应承担连带
2020-05-25
应该是继续取保候审,因为公安、检察、法院在取保候审这个问题上不能连续取保候审,只能各个机关单独办理,因此到了法院后要重新取保候审,叫你带保证人去说明法院采取人保取保。刑事案一般在取保候审的情况下需要保证人。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保证
2020-05-25
债务人与担保人同为一人,且没有其他物的担保的情况下,那种担保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啊,因为债权人的利益没有切实保障。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主要是保证债务人能及时偿还债务,在债务人不履行时,由担保人代为履行或承担连带责任;反担保合同,这可以说是担保合同的从合同。
2020-05-25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担保责任。当事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
2020-05-25
合同到期后,吴某因经营不善致无力付还借款本息,保证人曹某、阚某亦未履行保证责任。同日,农*社与吴某、葛某、陈某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由葛某、陈某对吴某自2008年4月28日起至2009年2月26日止在农*社办理约定的各类业务实际形成的债权最高余额折合人民币5万元提
2020-05-2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可以提出符合法定条件的保证人进行担保。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义务,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在不被羁押的情况下,随传随到,候审不误。包括监督被保证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至于罚款的数额如何确定,法律没有
2020-05-25
郭某能否起诉薛某涉及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分问题。对照此条规定,薛某的担保方式为一般保证。如薛某与郭某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无论何某是否有能力偿还,只要逾期不还,就由薛某偿还;或薛某对此笔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之类的词语的话,那么,依照《担保法》第18
2020-05-25
因为保证人承担责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保证分为。所谓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这两种保证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保证人是否享有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则不享
2020-05-25
2006年1月17日,某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500万元,由我公司出面担保承担连带责任,贷款期限为5个月,但未约定保证期限。2007年2月起,该银行便要求我公司承担460万元借款的保证责任。至于某企业新增加的220万元债务,由于某企业未经你公司同意,你公司便无须承担保证责任。
2020-05-25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介绍了保证期间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了保证期间的免除条件和特征。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在担保合同中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积极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