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公司类型 外商投资企业 股东 公司设立 公司组织结构 公司资产管理 公司的变更形式 公司法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
“分红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俗称“干股”。而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实际上可以看出所谓的分红股就是指没有股东所拥有的其它权利,只是拥有股权能够分配利润的权利,而原始股
2022-03-08
(三)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
2021-12-28
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2021-12-27
公司章程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无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2021-12-27
公司未依法进行清算就注销的,属于违法注销,债权人可以向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人主张债权。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
2021-12-27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名称中应当标明“金融租赁”字样。第四条 适用于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银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六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金融租赁公司实施监
2021-10-19
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认股人延期缴纳股款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请求该认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评估确定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
2020-07-21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
2020-07-21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中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第三条 外商独资企业名称:……第五条 公司经审批机构批准成立,并在深圳市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并受中国法律的管辖和
2020-07-21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有益的补充。(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2020-07-21
(一)公司法人已取得独立人格。(二)股东实施了不正当使用或滥用了公司人格之行为。(五)人格否认制度仅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方得适用。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
2020-07-21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020-07-21
公司人格否认,又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以越过公司的法人资格,直接请求滥用公司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制度。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
2020-07-21
公司人格否认,又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以越过公司的法人资格,直接请求滥用公司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制度。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
2020-07-21
第一条 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第三条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
2020-07-21
公司减资时通知债权人的法律义务以及未履行通知义务时的法律处理方式。公司减资未通知债权人时,债权人的权利将受到影响,公司的减资行为对这些债权人无效。公司股东在公司未履行通知已知债权人义务时,应承担责任。虽然公司法未明确规定具体责任,但可参照司法解释规定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若干解释。内容包括担保的有效性和无效情形,反担保人的资格和方式,以及担保合同无效时的责任划分。对于国家机关和公益事业单位违规担保、董事经理违反公司法规定提供担保等情形,都有明确说明。同时,涉及无效担保合同的赔偿及追偿权问
国有独资企业是否可以不设董事会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应设立董事会,董事会在企业中具有管理、经营和监督等重要职能。但国有独资公司的子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公司法对国有独资公司进行了专门的解释,并详细规定了董事会的组成、职责和任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