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先和合伙人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起诉解决。当庭宣判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应立即发给判决书。
2024-06-08
我们三人合伙开了一家装饰公司,现在处在困损状态,一个人想退股,现在面临的是房租要交,还有一些对外的债务,我不同意他退股,该怎么办。合伙人退伙时对未到期的合伙企业债务,应扣出相应份额,“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对内”不应承担责任。合伙人被除名退伙或擅自退
2024-06-07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即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第二十六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理事长一名,可以设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由成员大会从本社成员中选举产生,依照
2024-06-04
网友咨询:我和张某、李某三人合伙协议于2002年创办了一个纸品厂,各出资10万元,2003年8月,我们合伙企业向何某借款6万元,约定合伙人各承担三分之一,2OO4年4月张某退伙收回了自己的全部合伙投入费及应得的利润10万元,但当时我们三人并未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进行分割。
2024-06-03
我国合伙企业法第49条第1款已经对将合伙人除名的法定事由进行了明确限定。合伙企业作出对某一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公司对合伙人的除名决议应当书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书面除名通知之日,除名即日开始生效,如果被除名人对除名决议有异议的
2024-06-03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合伙经营出现亏本情形的,亏损应该由合伙人之间确定,一般情况下是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承担的。第三十四条 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第三十五条 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
2024-06-02
由于戊方将五方共同合伙的企业登记在自己名下引起矛盾,戊方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向______区人民法院起诉甲乙丙丁四方,导致五方合伙关系无法继续维持下去,戊方提出退出合伙关系。兹为就因合伙人______(戊方)意欲另图事业,声明退伙并经全体合伙人同意达成如下退伙
2024-05-29
合伙债务是指在合伙关系存续期间,以合伙的名义与第三人发生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时所形成的债务。如果合伙内部因利益分配、债务承担、退伙等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应将起诉的一方或多方作为原告或共同原告,其余的合伙人作为共同被告进行诉讼。在我国长期司法实践中,对此
2024-05-29
甲方退伙之日后该商铺/商行所生的债权、债务及应缴税款,以及与经营有关一切事项均归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2024-05-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运作,防止PPP异化为新的融资平台,坚决遏制隐性债务风险增量,现将规范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这一规定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刻认识当前规范项目库管理的重要意义,防
2024-05-26
合作技术开发合同又称“合作开发合同”。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合作开发合同不同于委托开发合同;它以当事人各方共同出资、合作研究为特征。合作开发合同成立后各方当事人必须忠实履行以下义务:
2024-05-2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相关,按照自愿、平等、公平、诚实的原则,经新合伙人和原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制定本协议。特立此退伙协议。
2024-05-22
不能加盟否则是违法的,加盟费也不能收取。
2024-05-19
与合同的区别是:。因此,协议书签订以后,往往还要分项签订一些专门合
2024-05-16
会上,安*山介绍了今日公布实施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安*山介绍,十八大以来,我们陆续出台一系列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为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05-14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实施通知,包括登记管辖、出资权属证明、变更登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程序、分支机构的注销登记、分支机构设立登记的时间、合伙企业的年检以及合伙企业法出台前原登记的个人合伙和合伙型私营企业的
合伙企业清算的清偿顺序问题。合伙企业的财产在清算时,需先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等,再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最后按合伙协议或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合伙人不得在清算前要求分割财产,否则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文章还介绍了合伙企业解散的情形和清算人的任命方式,依
合作协议中劳动局的职责范围,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和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和劳资矛盾,但不涉及深层次解决方案。文章还阐述了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立案标准。
合作协议员工被辞退时是否有补偿的问题。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后被解雇,若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公司规定,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金额根据工作年限计算。对于因员工违规被解雇的情况,若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则无需支付补偿。对于无故解雇的情况,补偿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