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告不理原则
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具有被动裁判的性质。如果当事人没有表达起诉意愿或进行民事诉讼行为,就不可能引发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既不能强制当事人提起诉讼,原告对某一方不愿意起诉,可以视为放弃自己的权利。如果这种放弃不违反法律或损害他人权益,法院应根据"不告不理"的原则不予处理。2. 诉讼权利的处分性原则
当事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在赡养费案件中,原告不要求某个或几个子女通过诉讼程序来履行赡养义务,可以视为对自己实体权利的处分。这种处分权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将这些子女作为被告。这也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体现。3. 不追加被告不违背共同诉讼的目的和精神
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个以上人,诉讼标的是共同的。共同诉讼的目的是必须共同进行诉讼,即争议的法律关系的权利或义务是共同的。这既可以是共同享有权利,也可以是共同承担义务。然而,在具体案件中,如果一名或几名义务人已履行了应承担的义务,而权利人和其他义务人因履行义务而发生争议进行诉讼,法院没有必要通知已履行义务的义务人参加诉讼。一次性付赡养费协议的效力问题,以及赡养费的确定标准和支付方式。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有效,但特殊情况下对方仍有权要求继续承担赡养费责任。赡养费标准由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需求和赡养人能力决定,包括基本赡养费、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
父母离婚后子女是否需要给付赡养费的问题。法律规定,子女需要给付赡养费,包括继父继母履行过抚养义务的情况。赡养扶助包括提供生活必需品和费用,以及生活、精神和感情上的关心和照顾。无论子女经济能力如何,都应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对于不履行义务的情况,父母有权要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74条的规定,以下金钱给付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纠纷;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纠纷,只存在争议的数额、时
“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