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波兰1965年11月12日《关于国际私法的法律》第18条的明文规定和法国判例,适用夫妻共同本国法的原则适用于夫妻无共同国籍的情况。如果夫妻没有共同国籍,则适用他们的共同住所地法。如果没有共同住所地,那么适用的是法院地法。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和阿尔巴尼亚在夫妻无共同国籍的情况下直接适用法院地法,而希腊则适用起诉时夫的本国法。
在处理涉外离婚问题时,欧洲大陆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倾向,即在以下两个或其中一个方面考虑夫妻的本国法:
根据1940年蒙得维的亚《国际民法条约》第15和59条的规定,适用夫妻共同或一方住所地法的原则适用于离婚案件。离婚由夫妻婚姻住所地法院管辖,并且离婚的原因也适用婚姻住所地法。根据英国的普通法,离婚由起诉时夫的住所地法院管辖,而英国法院受理的离婚诉讼适用英国法。根据英国1973年《住所和婚姻诉讼法》,只要夫妻任何一方在起诉时在英国有住所或有惯常居所1年以上,英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委内瑞拉适用起诉一方的住所地法。
中国、苏联和美国各州采用法院地法作为涉外离婚的准据法。根据内华达州法律,只要夫妻在该州居住满6个星期,该州法院就有离婚管辖权,并且离婚的原因适用法院地法。由于该州法律对居住时间的要求较短,容易发生规避原来住所地法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美国人称为“移居离婚”。
这种制度最早是在德国1896年《民法典施行法》第17条中根据F.K.von萨维尼学说的影响下首次采取的。根据F.K.von萨维尼的观点,离婚涉及法院地的公共秩序,因此应适用法院地法。日本1898年《法例》第16条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1918年《法律适用条例》第11条也采取了这种制度。例如,日本《法例》第16条规定:“离婚依构成离婚原因的事实发生时夫的本国法,但日本法院只能在日本法也承认该事实为离婚原因时作出离婚的宣告。”海牙《离婚及分居的法律与管辖抵触规则公约》第1、2、8条则重叠适用夫妻共同本国法和法院地法。
合同中的仲裁协议条款,包括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仲裁委员会等方面。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表达当事人的意愿,且仲裁事项必须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仅限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选定仲裁委员会时,必须明确指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否则仲裁协议无效。最后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程序。涉及不动产纠纷的管辖依据《民事诉讼法》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双方协议,若协议无果则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判决,但考虑子女和女方权益;不动产分割因各国法律不同存在限制,国外不动产需另行解决;外国离婚判决需
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不在国内居住的人的身份关系诉讼、在国外结婚定居的华侨的离婚案件等。不同情况下,管辖法院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为了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处理
涉外离婚抚养权的规定,包括管辖规定和子女抚养权的确定。管辖规定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而子女抚养权方面,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也有特殊情况可以随父方生活。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抚养权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由法院根据双方情况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