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了审判第一审案件以外,主要担负着二审案件、死刑复核案件、死刑缓期两年案的核准、再审案件的审理工作,以监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由最高法院做出的判决实行一审终审。因此,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一审终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2024-09-29
特别程序不同于审判一般案件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特定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具体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
2024-09-19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依法保障当事人双方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并且为他们行使诉讼创造和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是人民法院应当履行的职责,也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实现的重要保证。该原则适用于审理民事案件的各级
2024-09-17
特别程序,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对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人民法院对认定财产无主的申请,经审查核实,公告满1年后无人认领的,即判决认定财产无主,收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判决认定财产无主后,原财产所有
2024-09-12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非讼程序一审终审是正确的,是指解决民事非讼案件所适用的程序,民事诉讼中特别程序就是非诉程序,而特别程序的案件是实行一审终审制度的。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诉讼程
2024-09-10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本法规定的是一种法定委托合同终止条件。因此,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死亡的,委托关系应终止。自然人的死亡有真实死亡和宣告死亡
2024-09-02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四类案件适用特别程序予以审理:选民资格案件;非讼案件,包括宣告公民失踪、宣告公民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民事调解协议案件;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各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很不
2024-09-01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行一审终审的案件包括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等。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
2024-08-30
赡养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身份关系清楚,仅在给付的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纠纷的案件,适用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审理。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
2024-08-23
申请书,失踪的开始时间的证明或依据,一般满两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从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次日起,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失踪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利害关系人包括公民的配偶、父母、子女、近亲属。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
2024-08-21
是的,非讼程序包括有特别程序,是指解决民事非讼案件所适用的程序。民事审判程序的一种,与普通程序相对。特别程序即民事诉讼法对法院审理某些类型案件另行规定的程序,案件类型不同,审理的程序也不相同。各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很不一致,划分的标准和种类
2024-08-14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中止对民事案件的诉讼是没有具体期限规定的,一般是中止情形消失后继续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
2024-08-0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实行一审终审的案件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的案件,其他案件均采用二审终审制度。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百四十四条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适用简
2024-08-02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
2024-08-01
2024-07-28
行政许可的分类以及相关的行政诉讼程序内容。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将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五大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行政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申请复议、提起诉讼、审理和判决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公示催告止付公告届满期间与票据到期日衔接不连续问题以及撤销除权判决效力诉讼的现实困境。文章指出,票据转让是单方面法律行为,容易出现公告期间届满时票据尚未到期的情况,导致持票人权益受损。关于撤销除权判决效力诉讼的性质,文章对是否需要撤销原除权判决进行了
民事案件法院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判决履行或申诉等环节。二审的审限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对裁定上诉的案件应在三十天内作出终审裁定。文章旨在帮助大家了解二审流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