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2、行为人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为主要目的行使民事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构成滥用民事权利。
2022-04-18
当然,无效民事行为的当然无效,虽然不需要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的裁判,但当事人对其是否无效有争议时,可以提起确认之诉,请求法院予以认定。
2022-04-15
(一)存在代理权的外观;(二)相对人不知道行为人行为时没有代理权,且无过失。其次,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认真负责地履行代理职责。再次,委托代理人应当亲自履行职责,不得擅自转托他人.最后,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进行违法行为。
2022-04-15
但仅对标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发生的误解不属重大误解。(五)对标的物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的误解。
2022-04-15
父母打孩子违法吗?造成伤害的,要追究责任。如果伤情达到暴力虐待的程度,可以直接报警,然后法院会受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贯穿始终未成年人保护法》字里行间,充分体现在亲情保护上。如果发现父母打孩子特别狠,也可以以虐童为由报警,要求警察介入。
2022-04-14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人民法院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后果,以及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等方面认定。
2022-04-12
申请人已提供鉴定意见的,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022-04-12
居住证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在过期未签注期间无法律效力。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使用功能中止;补办签注手续的,居住证的使用功能恢复,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的居住年限自补办签注手续之日起连续计算。
2022-04-12
代收快递不在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范围内,我国没有法律规定单位门卫或者小区物业有代收快递包裹的义务。且物业保管是无偿管理,只要不存在重大过失均无需承担包裹丢失的损害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九十七条,保管期内,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
2022-04-11
原则上说,见义勇为行为要求行为者必须在主观上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并且由此产生的行为,这种意愿必须带有正义感,才符合见义勇为的标准。
2022-04-11
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第二百五十六条 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由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者由执行员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有关公民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人民法院通知其
2022-04-11
居住证逾期未办理签注手续的,居住证在过期未签注期间无法律效力
2022-04-09
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2022-04-09
实际中,发现离婚的一方未及时支付子女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可以积极去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会按照以下进行处理:。经过法院的教育、警告,督促对方积极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
2022-04-09
3、婴幼儿食品中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成分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其他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
2022-04-08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没收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以及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收的非法财物除销毁外,需按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处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拍卖款项需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商品是否可退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类人购买的商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要求退货的,尤其是当购买的商品超出其智力和年龄相适应的范围时,其监护人可以提出退货要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狭义的无权代理的相关知识
轻微伤案件的追诉期限问题。根据治安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为六个月,其他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则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通常为三十日,案情重大或复杂可延长。在追诉期限内,被侵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案件应受理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