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要件。适用本款须具备“虚开”和“骗取税款”两个行为。后者“骗税行为”是指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抵扣应纳税款或者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并直接导致国家税款被骗取的行为。因而,前述司法解释将“给国家利益造成
2024-03-29
一是票据承兑满足了企业之间的短期资金支付需求,通过签发票据获得了交易的延期支付,减少了对营运资金的占用,相对于贷款融资可以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加快了企业的周转速度和商品流通效率。三是票据承兑成为银行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工具,不仅可以带来手续费,还通过需要
2024-03-28
转让背书是指持票人为了转让票据权利而为的背书。关于这种背书的法律效力,票据法教科书大都论述了三个方面,即权利转移效力、权利担保效力、权利证明效力。如果其所持票据上的背书不具有连续性,票据债务人将以此为由对其行使抗辩。
2024-03-27
虚开增值专用发票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情形。
2024-03-25
虚开增值税死不认罪不影响法院定罪量刑,只要犯罪人的犯罪证据确凿,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处刑罚。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2024-03-24
无效票据是已完成但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的不完全票据,但空白票据是未完成,准备予以补充的不完全票据。也就是说无效票据已确定无效,而空白票据预定在将来有效。另外,公示催告的目的是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如果禁止空白票据进行公示催告则对于失票人来讲也是不公平
2024-03-2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基准刑参照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虚开的税款数额每增加3000元或实际被骗取的税款数额每增加1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
2024-03-21
第十九条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不得签发无对价的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汇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汇票无效。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规定的权利时,应当背书并交付
2024-03-17
对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规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
2024-03-17
增值税的使用要遵守法律,不能够出现一些偷税漏税的情况,更不能出现违法犯罪的情况,如果出现虚开增值税的情况,那么就可能涉嫌到犯罪。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立案追诉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2024-03-16
空头支票,是指支票持有人请求付款时,出票人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不足以支付票据金额的支票。对签发空头支票骗取财物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签发空头支票骗取财物的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票据法规定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签发空头支票事实清楚﹑
2024-03-15
法院收取诉讼费一般是在原告立案时收取的,审核立案材料通过后就会开具交费通知。上诉费要跑到中级人民法院交吗?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在7日内预交。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
2024-03-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票据债务人以重大过失取得票据为由对持票人提出抗辩权的,人民法院应支持票据债务人的主张。票据债务人之此项抗辩权,严格限于直接当事人之间,对第三人毫无效力。依《票据法》第12条第1款之规定,明知前手是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
2024-03-15
出票人将已经签发内容齐备的可以直接支取现金的支票遗失或被盗等,应当出具公函或有关证明,填写两联挂失申请书,加盖预留银行的签名式样和印鉴,向开户银行申请挂失止付。银行查明该支票确未支付,经收取一定的挂失手续费后受理挂失,在挂失人账户中用红笔注明支票号码
2024-03-14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立案标准为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可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它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2024-03-13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