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发票是地税部门的发票,专门用于销售房屋、建筑物这些业务使用的,开发商开的,就是不动产发票。二手房有了不动产发票,可以说明已缴纳契税等相关税收。
2020-07-21
对于伪造人来说,因为该人没有在票据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名称,按照票据法的基本原理,他不承担票据责任,但该行为触犯了刑法第177条的规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无期徒刑、罚金和没收财产。同时,因欺骗交易对方,给对方造成经济损
2020-07-21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
2020-07-21
形式发票是进口商要求出口商开立的,在交易未达成前以供买方办理申请外汇或办理进口许-可证等之用。它是一种非正式的发票,对双方都没有约束力。商业发票是由卖方开立的一种收发货物的凭证,也是一种价目清单,是国际贸易单据中的核心单据。
2020-07-21
带息票据的利息一般都是在到期时一次性支付;如果利息金额较大,则应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计算应付利息费用。企业应将应付票据负债转为短期借款负债,并将罚款支出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如果企业到期无法支付的票据是商业承兑汇票,则企业应将应付票据的本息转为应付账
2020-07-21
发票人是指在票据上签名并发出票据的人,或者说是签发票据的人。除了三个基本当事人以外,票据还有如下一些非基本当事人。票据权利人是指持有票据,可依法向票据义务人主张票据权利即要求对方付款的人,又称持票人。从票据流通中的相应位置来划分,票据当事人又可以分为
2020-07-21
完全的金钱性是指票据权利只能是金钱权利。普通债权的标的既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行为,还可以是智力成果,而且还可发生标的转换现象2;票据权利的标的只能是金钱,而且只能以票面金额之给付为标的,不能有任何变通。票据权利的固定性是指票据权利的内容从出票人签发票据
2020-07-21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2020-07-21
票据抗辩可从抗辩行为和抗辩权两方面来考查。票据抗辩权是票据法赋予票据抗辩人对抗持票人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权利;抗辩行为是票据抗辩人实现票据抗辩权的行为和过程。票据抗辩权和票据抗辩行为互为表里,是辩证的统一,理解票据抗辩必须对票据抗辩行为和抗辩权进行全
2020-07-21
所谓票据关系是指由于票据行为而产生的有关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权利义务关系中,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的当事人:。发票人是指在票据上签名并发出票据的人,或者说是签发票据的人。票据债务人是指因为作了某种票据行为而依法应当负责或履行票据义务,即按规定向权
2020-07-21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背书由背书人记载背书日期,背书人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汇票到期前背书,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票据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由票据债务人
2020-07-21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负有认真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义务,对于违反票据法的票据,应当依法拒绝承兑、付款、保证。为了惩治这类犯罪行为,《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了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
2020-07-21
依据发票管理相关规定,在付款后卖方才出具发票,发票为付款的凭证,付款方收到了发票,说明收款方确已收到了相应款项。“先开发票后付款”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已为商家们所认同,成为一种商业交易习惯,广泛存在。基于信赖的“先开发票后付款”交往中,往往缺乏相应的特
2020-07-21
无对价抗辩系指对没有支付相应对价的票据持有人,票据债务人可以主张抗辩,行使抗辩权。可见,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这是票据流通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民商法要求的等价有偿原则在票据法上的体现。对此,我国《票据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
2020-07-21
狭义无权代理相对于有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实质构成要件是代理人欠缺代理权,并且第三人没有正当理由相信代理人具有代理权,否则构成表见代理,不属狭义无权代理情形。狭义无权代理存在以下问题值得考量:。在间接第三人存在的场合,由于间接第三人无义务审查代理人有无
2020-07-21
中国票据背书的追索权相关问题。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前需先行使付款请求权并遭拒绝。只有在汇票被拒绝付款等特定情形下,持票人才可对所涉及的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票据背书的注意事项,如背书日期、委托收款、质押等细节问题。
承兑汇票中最后持票人的确认问题,包括公示催告中失票人的身份确认、背书转让的连续性证明、票据交付行为的法律效力及票据返还请求权的模糊概念等。对于不诚信的出卖人及中间人倒卖票据导致的纠纷,法律界存在不同观点和处理方式。同时,对于票据权利的返还和赔偿也存在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
不开发票行为的处罚措施。根据发票管理法规,单位和个人在与外部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必须开具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文章还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要理性消费,停车、旅游和住宅买卖等方面也需注意相关法律事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印制、领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