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分析。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患病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有扶养义务的配偶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可构成遗弃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并对家庭成员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作了规定。夫妻相互间的扶养义务
2020-07-21
但是,如果赔偿权利人为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或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即使赔偿权利人所受伤害尚不构成残疾,基于人道主义,法院一般会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不会超过对交通事故致人残疾、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到目前为止,法院尚未有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之判例
2020-07-21
是的,根据《民法》规定是有监护人赔偿,但是所说的是无经济赔偿能力还是无监护的民事行为能力导致无法赔偿。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
2020-07-21
精神损害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损害。精神损害赔偿对于侵权行为人而言具有惩罚性,而对受害人而言具有填补性和抚慰性,它本质上是通过金钱赔偿,使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抚。精神赔偿应普遍适用一切人身损害赔偿之中,但是因交通事故
2020-07-21
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更改为精神损害赔偿金。案件有其他特殊侵权情节的,精神抚慰金的数额可以不按上述标准确定。受害人自身有过错的,应按其过错程度减少精神抚慰金数额。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时,一般不宜超过5万元。
2020-07-21
因侮辱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指的精神赔偿。但对于精神赔偿,全国没有确定的的标准与数额,主要由法官根据一定的原则、参考多种因素确定。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2020-07-21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
2020-07-21
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主要有全部赔偿原则、限定赔偿原则、惩罚性赔偿原则和衡平原则四项原则。即侵权行为人对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大小,应以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①侵害国家、集体、公民个人财产
2020-07-21
从《婚姻法》第三章家庭关系的有关规定来看,家庭成员应指广义的,不仅包括夫妻双方,还应包括配偶的父母、子女或其他直系亲属在内。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基于离婚这种身份关系变更之诉而产生的给付之诉,二者不应分离开来。根据立法本意,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应与离婚诉讼的
2020-07-21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四)侵权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是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注意,精
2020-07-21
依据江苏省相关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是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个项目,自然人遭受到人身损害或者精神损害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是没有计算方式的,赔偿的数额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不要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因为在刑事附带民事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是不会得到支持的,所以民事赔偿应该另行起诉。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精神损害是由于人身损害赔偿的一个项目,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据侵权行为造成的危害、侵害的手段等因素确定,江苏地区一般不超过5万。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等因素确定,江苏省一般是不超过五万元。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时,一般不宜超过5万元。配偶精神利益损害主要指由精神利益受损所引起的直接财产损失。除了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之
2020-07-21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2020-07-21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手机店和维修人员因恢复并传播女顾客照片构成民事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维修人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犯罪指控,视照片传播情况而定。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以及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对于未具体规定的省市,各地法院可根据相关原则、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受害人情况灵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