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网络诽谤罪可以去公安机关、检察院或者法院报案,是否立案,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接收到材料的部门对报案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会立案处理。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
2023-08-23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予以立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
2023-08-23
网络游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网络虚拟财产其典型主要体现为游戏装备、钱币,有统计数字称大约有61%的玩家有过武器装备、钱币被窃的经历,但是由于我国在保护虚拟财产方面立法的空白,至使他们投诉无门。以至公安机关无法受理立案。
2023-08-22
根据我国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另外说明的是,利用信息网络罪之中还有一个情节严重的要求。
2023-08-21
现代社会,人们几乎都离不开网络,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网络,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害。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网络诈骗立案多久可破?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网络诈骗超过3000元以上就涉嫌诈骗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21
在微信朋友圈骂人可要小心了,很可能因侵权面临被起诉。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媒介的兴起,互联网上侵权行为导致的案件数量也随之猛涨。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市一中院获悉,该院近年来审理的侵犯人格权的案件中,有75%是以网络为媒介,此类案件中还呈现较强的名人
2023-08-21
网络赌博代理要花的钱是不一定的,一般是几十万。代理商以和你谈朋友的名义和你交往,一旦接触上,就试探你的经济收入,负债情况,感情问题,喜欢玩什么,并时常鼓励你不要赌,后面慢慢忽悠你加入代理,赚取更多的钱财,其实都是骗局。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
2023-08-21
网上报警可以通过邮件举报,网站举报等方式,当事人要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
2023-08-20
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新动向。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顾建国承认,目前的网络犯罪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 在层次如此之高的会
2023-08-20
企业为了节省劳动成本而使用童工的情况屡禁不止,也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儿童青少年辍学出去打工,在法律上也针对企业用童工做了明文规定,一旦企业使用童工的行为被发现,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我国法律和国务院均明确规定了禁止用人单位招聘童工。而且招聘童工的用人
2023-08-19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表现为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不实言论,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相关罪名有诽谤罪、侮辱罪等。本规定所称的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侵
2023-08-19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著作权法的制订,有效的保护了著作权人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很好地鼓动了有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
2023-08-19
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情况严重的话,涉嫌侮辱罪,立案标准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2023-08-18
在我国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必须要由公民本人主动、积极地行使,国家部门是不会主动保护公民权利的,必须要由公民去行使。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消费者的知情权由谁来维权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
2023-08-18
在异地受到人身损害的,那么其赔偿标准还是按照经常居住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赔偿的,具体可以分为农村和城镇两个不同的标准。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异地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根据法律规
2023-08-18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直接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操作上是可行的,符合公平正义原则。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阻止所有侵权行为,但可通过采取过滤和补救措施来防止损害扩大,因此承担连带责任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