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客体是指计算机网络犯罪所侵害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由于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以犯罪的手段和对象,不是以犯罪的同类课题为标准而划分的犯罪类型,所以计算机网络犯罪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性。计算机网络犯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计算机犯罪是对两
2020-05-25
进行网络刑事立法时,应当针对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网络犯罪的隐蔽性等特点,在明确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的提供者和服务者以及用户对保护网络安全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准确划分网络犯罪与非罪的界限,规范网络管理措施,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及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对反政府、
2020-05-25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2020-05-25
(一)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2020-05-25
传统的维权方式无外乎有以下几种:通过法律的方式、举报信的方式、上访的方式。通常因为法律维权程序之繁琐以及高昂的费用使得很少人愿意走司法程序,使得民众更多的是以上访、举报信的方式来进行维权。无论何种方式,传统维权都有一个共有的特点:成本太高、代价太高而
2020-05-25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网络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形式,是在网站的主页、聊天室、网络公告牌上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散布、传播虚假的某种事实,或对某种事实随意评论,
2020-05-25
加上许多网上交易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给监管部门受理与查处造成困难。广东省网商协会首次展示了“网购维权标准示范网站”标识,吸引了40余家广东网商企业参与申报。针对经营者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虚假宣传等行为,新消法第56条
2020-05-25
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有学者认为,谣言与语言同时诞生。时间长了,造谣者没有市场,谣言也就没人相信。另一方面,加强公民对网络的鉴别能力,理性看待,冷静分析,在传播途径中进行网络谣
2020-05-25
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情况。消费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网监处报案,也可电话报警。如果
2020-05-25
应该说,网络购物丰富了我们的购物形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人们不出家门,即可在网上方便的选择商品,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商品信息量大,便于挑选比较。因此,网络购物适应时代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它的出现也是大势所趋。期待网络管理能够进一步完善,也能有自己的网络消费者协
2020-05-25
被侵权人通知网站侵权,应做到合格、有效。被侵权人可先诉网络服务商,获取匿名用户的真实信息,将其追认为被告人。法院在判决时还会判令被告赔偿被侵权人的合理开支,包括被侵权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等。
2020-05-25
可以向有关部门要求介入调解。可能不少玩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刚充值不久游戏就宣告要关服了。这件事情果断报警。法规如下:根据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终止运营网络游戏,或者网络游戏运营权发生转移的,应当提前60日予
2020-0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格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0-05-25
所谓的网络维权意指公民通过网络爆料的方式呼吁网民、相关的政府领导、政府部门关注受害者或者弱势群体以及违规、违法的事件,其特征是虚拟性、隐匿性、公开性、安全性。综上而述阵地战和歼灭战将是以后网络维权最为主要的方式。
2020-05-25
如消费上维权,可到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进行维权,隶属于官方组织,国务院支持的平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20-05-25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网络游戏中常见的维权问题及法律保障。包括游戏关服问题、账号被盗和支付账号无故扣费等情况。玩家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报警、与客服沟通、向相关部门投诉等。同时,玩家应准备充足的证据,包括游戏公司开具的证明、公证机构公证的被盗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