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果虚假金额的,是属于虚假诉讼标的的情形;如果是多报金额一般不会承担法律责任,法院查证后的,原告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虚假诉讼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
2024-12-27
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适用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即三年。当事人可以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
2024-12-26
第十七条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需要继续治疗的,在提起民事诉讼时,请示法院保留诉权,而不应对尚未发生、也不确定的费用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切忌漫天要价,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诉讼请示,这样不仅得不到支持
2024-12-26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三)驳回起诉;(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
2024-12-26
公证保全,一般是专利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就存在的侵权行为,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对其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或对侵权现场或对侵权产品的安装地进行勘查公证,取得公证书,从而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综上所述,专利侵权的诉讼申请主要有两种形式
2024-12-26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网络诈骗案抓不到犯罪嫌疑人,无法确定诈骗事实的,是不能结案的。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2024-12-25
收到法院离婚传票后按照开庭时间准备应诉,并在举证时间内提交证据材料,也可请求法院进行调解。《婚姻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在离婚案件中,大量的财产证据必须靠法院去收集。在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过程中,要
2024-12-25
①上诉案件撤诉的,诉讼费用由上诉人负担。②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由上诉人负担;双方都上诉的由双方负担;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判决一并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二审诉讼费用均应由被诉行政机关负担。③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上诉,二审人民法院改判
2024-12-24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处理是指在借款人未按时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然而,债务人也可以主张诉讼时效已经过去,即超过了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如果借款人没有提出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法院将不会审查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中华
2024-12-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特殊诉讼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将不予保护,除非有特殊情况并经权利人申请延长。
2024-12-23
行政诉讼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而公证处并不属于行政机关,所以不是行政诉讼的主体。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它是规定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
2024-12-23
法院送达判决书后,会有一个上诉的期限,民事判决上诉期限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如果超过15日不上诉的,判决生效。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定期宣判时,当事人拒不
2024-12-23
如果人民法院送达给当事人立案通知书或者受理通知书,上面载明立案时间、案号等信息的,民事案件才算立案。如果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认为有错误的,还可以依法提起上诉。(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
2024-12-23
对此问题,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规定。所以,对于移送的鉴定材料一定有合乎法律。
2024-12-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农村集体土地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要依据起诉的类型而定,如果是行政诉讼的,一身般是6个月,民事诉讼为3年。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不
2024-1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一份刑事上诉状的范本,其中包括上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等。上诉理由详细阐述了在原审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最终,上诉人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
非律师代理人在处理刑事案件时,会见被告人的权利问题。非律师代理人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许可才能会见被告人。辩护律师在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需遵守特定程序,如出示相关证件,并且不得被监听。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进行多项工作,如会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