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检材应为原件,样本材料需符合检验和鉴定的要求。
2. 对于笔迹检验样本,要求如下:
a) 必须是当事人亲笔所写的检材字迹。
b) 与检材字体基本一致,书写速度接近,书写条件相似。
c) 应提供不同时期的笔迹样本材料,尽量提供多份自由样本。
d) 应有足够数量的相同单字。
e) 当样本数量不足时,应按照鉴定人书写实验样本。
1. 送检的样本和检材应经过质证。
2. 对于容易损坏的系压痕笔迹和复写笔迹等检材,应妥善包装,尽可能保持原样不变。
3. 如有需要进行化验分析的检材,应分别妥善包装,防止污染。
为顺利进行检验并作出正确的结论,送检部门应如实介绍案情及相关情况。
详见下表。
鉴定意见是鉴定人针对案件专门问题所提供的意见。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这种意见被称为"鉴定结论"。这一修改充分体现了立法对鉴定人所提供意见的态度改变,不再将其作为理所当然应当采纳的证据,而是赋予法官选择权。
然而,对于鉴定意见的采纳与否,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虽然相关规定有一些形式性审查要求,但与修改之前的实践做法并无实质区别。
鉴定意见作为一种广义的证人证言,在各国刑事司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证据种类。不同国家对专家证人或鉴定人的诉讼地位的定位不同,导致了对鉴定意见的采纳问题的不同看法。
英美法系国家将专家证人意见证据定位为诉讼双方辅助人,而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其定位为法官辅助人。由于英美法系国家实行对抗制诉讼、陪审团审判,对专家证人意见证据可采性的规范已有二百年余年的历史,而大陆法系国家有关此问题的立法与理论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将从英美国家专家证人意见证据规则的起源与发展入手,分析我国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运用规则,并提出一些构建与完善此规则的想法。
综上所述,送检的检材应符合法律要求,而对鉴定意见的采纳与否则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查与运用。
民事诉讼中质量鉴定的期限及申请司法鉴定的流程。虽然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但在实际审判中,许多鉴定申请是在庭审中针对另一方证据原件提出的。法官应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进行释明。司法鉴定流程包括委托申请、签订协议等步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关于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诉讼。同时,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主观和客观要件。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具有简化诉讼程序、避免矛盾判决的意义。共同诉讼的特征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多数当事人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进行诉讼。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和其
一份刑事上诉状的范本,其中包括上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信息、上诉请求、上诉理由等。上诉理由详细阐述了在原审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最终,上诉人要求第二审人民法院部分或全部撤销原裁判、变更原审裁判或重新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