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选条件:
信托法
“再融资”即指企业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主要是融资的难易程度、门槛高低以及融资额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
2023-09-28
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包括行业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等几个方面,信托公司只有对上述风险有充分的预见,并能够予以有效防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这些因素若了解的不充分,调查的不细致,有可能加大市场风险。信托公司应从企业的竞争能力出发,分析企业目前
2023-09-28
因而法人财产权中不应包括收益权。笔者十分赞同这两项规定及其上述内涵。但在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台以后,法学界关于法人财产权和股东权的讨论及争议并未平息,因而有必要对法人财产权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其真谛。
2023-09-23
本条是对委托人依法解任受托人的规定。信托成立后,受托人应当按照信托文件体现的委托人的意愿,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实现信托目的。委托人行使解任受托人的权利,应当符合法定的条件。除上述两种情形外,在其他情形下,委托人都无权解任受托人。不论信托文件对解任
2023-09-18
甲方向乙方办理财产信托,除确认财托字第_____号“财产信托基本协议”的各项条款外,有关财产信托的具体事项,补充订立以下条款:。第二条甲方保证执行供需双方订立的供货合同。第五条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乙方全部收回融资本息止为财产信托期,在此期间如发生任何意
2023-09-18
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那么哪些信托是公益信托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公益信托主要有四种类型:。以受托人承担的职责作为分类标准,可分为管理型公益信托,资助型公
2023-08-17
信托行为是指以设立信托为目的的而发生的一种法律行为。即信托关系的成立必经有相关的信托关系文件作保证。信托行为的发生必须由委托人和受托人进行约定。 ② 信托行为的体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书面合同、个人遗嘱、法院的裁决书。信托目的由委托人提出并在信托
2023-08-17
在实践中关于信托财产,是有着可以满足委托人多种金融服务需求,提高了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盘活沉淀财产,加快财产和资产周转,提高使用效能和效益。那么信托财产的分类有哪些呢? 不动产信托是以土地及地面固定物为信托财产的信托,是以管理和出卖土地、房
2023-08-17
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委托人)的利益或其它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信托主要类型的知识。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的发展,乃至信托投资者投资信托的需
2023-08-16
法定信托,是指依照制定法的明文规定而设立的信托。其中,明示信托,是指通过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而发生的,是委托人通过明确的意思表示而设立的信托。也就是说,默示信托是根据委托人的默示行为推定其具有信托意图而成立的信托。完成设立信托,是指受托人一旦取得信托
2023-08-16
1、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目前信托公司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理财中心、信托业务总部、证券管理总部、自营业务总部等部门,同时资金管理部作为公司的业务支持部门,其资金运用和调度,对风险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即由于价格变动而造成信托投资公
2023-08-16
信托的成立基于几个方面,包括合法的信托目的、当事人之间相互信任、确定的信托财产以及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如果信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没有达到成立的条件的,信托就可能无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信托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
2023-08-1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修订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我国大陆的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申请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本外币业务:。(一)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即委托人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信托投资公司按照约定的条件和目的,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三)受托经营
2023-08-16
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从受益人的角度对信托进行划分,可以将信托分为自益信托、他益信托、私益信托、公益信托。那么我国信托法中对公益信托是如何规定的,
2023-08-16
美国公开上市的不动产投资信托约有180家。两、三年前,不动产投资信托的价格低于其持股净资产价值大约20%。尹帕利尔说,“经济给不动产投资信托带来的风险,已经在其收益率中得到反应。” 三、将不动产投资信托的本益比与标普500指数或罗素2000指数的本益比相比。按
2023-08-16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信托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信托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各自在信托关系中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委托人拥有知情权、变更信托财产管理方法权等权利,并需保证信托财产合法性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诉讼信托与诉讼代理在实施诉讼行为的名义和利益归属、权限、法律关系稳定性及内部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在诉讼信托中,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产生的诉讼利益归属视情况而定,且拥有广泛的诉讼权限,法律关系相对稳定,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而在诉讼代
信托合同无效的因素,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托目的,无法确定信托财产,信托财产占有存在瑕疵,以诉讼或讨债为目的设立的信托无效,没有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不明确以及特定财产未进行登记等情况均可能导致信托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