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法律知识

消费者权利法律知识

  • 社交平台被拉黑后还可以投诉对方吗

    是可以进行投诉的。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二是被投诉方的基本情况。

    2020-07-21

  • 销售隐瞒新车缺陷怎么维权

    汽车经销商隐瞒新车缺陷,将车辆销售给消费者的,是属于消费欺诈的行为,消费者可能要求退一赔三,如果经销商不赔偿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权。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2020-07-21

  • 电商故意发错货,消费者怎么维权

    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如果发现商品是货不对版的,消费者第一时间应该拒收,并且拍照作为证据,再与商家协商解决。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此种情况下,消

    2020-07-21

  • 恶意举报他人会受处罚吗

    如果不是据实举报,涉嫌诬告,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涉嫌犯罪,被举报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对方构成诬告陷害罪的,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恶意投诉是指投诉人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颠倒是非,捏造事

    2020-07-21

  • 明知上错菜仍然吃完可以要求付钱吗

    如果发现上错菜的时候消费者就提出来,或者不吃那道菜,就可以要求老板退钱,如果消费者没跟老板提上错菜的事并且还把菜吃完了,那就代表消费者默认了那道菜,那肯定是需要付款。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

    2020-07-21

  • 消费维权协商和解方法是什么

    "此条第1项规定,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便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针对经营者以店堂通知、声明、告示为由,拒不承担责任的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2020-07-21

  • 消费者是否有监督经营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7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经营者的义务是相对消费者的权利而言的,只有经营者履行了义务才能保障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10种经营者的义务。

    2020-07-21

  • 消费权益法家电维修后质保期多久

    第六条 修理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承担修理服务业务; (二)维护销售者、生产者的信誉,不得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的元器件和零配件。认真记录故障及修理后产品质量状况,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够正常使用30日以上;第八条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扣除因修理占

    2020-07-21

  •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第二十九条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

    2020-07-21

  • 消费者协会是否可以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和检查

    可以参与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其指导下的各级协会履行的职能。(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

    2020-07-21

  • 商店衣服买贵了可以投诉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到商店买衣服买贵了,如果是由于商家价格欺诈造成的,例如标示的价格和支付时的价格不一致等,是可以要求退款的,如果不退款的可以投诉。(二)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2020-07-21

  • 刚买的平板拆了包装还能换款式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购买平板后拆了包装的,消费者如果激活了产品的,一般是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但如果质量有问题的可以退货,换其他款式。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

    2020-07-21

  • 网上购物付款了东西没有怎么办

    如果超过7天没有申诉,或者被恶意点击确定收货,可以付诸法律手段起诉卖家。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比如付款了却没有到货,消费的时候被店家欺骗了等,作为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一定要毫不犹豫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

    2020-07-21

  • 强买强卖可以报警吗

    强卖强卖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当事人是可以报警的,由公安机关对强卖强卖行为进行调查,给予治安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 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

    2020-07-21

  • 强迫交易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威胁,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行暴力侵害相威胁,或除上述行为以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精神强制,使被害人出于恐惧而被迫购买行为人的商品或不得不将其商品出卖给行为人。对于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

    2020-07-21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 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

    消费者权益的七大保护原则,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和获知权。这些原则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同时,消费者有权成立社会团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

  • 经销商索赔权利

    经销商的索赔权利和消费者的投诉权利。经销商根据《产品质量法》享有向生产商索赔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遇到质量问题或对所接受的服务不满意时,也享有投诉的权利。消费者应注意投诉的有效时间,及时投诉并提供详细信息和相关凭证。投诉方式可以选择书面或口头形式

  •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 盗版是否侵犯公平交易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