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要约可以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时撤回。另外,要约也可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时撤销。然而,要约在以下情况下不得撤销:(一)要约人已确定承诺期限或以其他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此外,要约在以下情况下将失效:(一)拒绝要约的通知未到达要约人;(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
如果要约以信件或电报形式发出,那么承诺期限将从信件载明的日期或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未载明日期,则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而如果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发出,那么承诺期限将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承诺的要件及其在不同法律体系下的生效时间和处理规则。承诺必须绝对和无条件地对应要约内容,由合法的受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提出。关于承诺的生效时间,存在投递主义和到达主义等不同计算方式,《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用了“到达生效”的原则。逾期承
承诺撤回的定义、条件、与要约撤销的区别,以及承诺的法律效力和例外情况。根据《合同法》规定,承诺可以撤回但不可撤销。承诺撤回是阻止承诺生效的行为,其通知要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但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承诺超过期限到达,只要要约人未拒绝,承诺仍
法律中承诺合同的效力问题。首先确定了承诺生效的标准,即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详细解释了承诺生效时间的判断依据。接着阐述了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两种情况,包括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要求。承诺的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为准,承诺撤回必须在承诺生效前进行。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认为要约不可撤销且已做履约准备。撤销通知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