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要约的内容应该与最终签订的合同的内容一致。如果要约的内容与最终签订的合同存在差异,那么这个差异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如果受要约人在超过承诺期限后发出承诺,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否则将被视为新的要约。
第二十九条: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超过期限到达要约人时,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否则该承诺仍然有效。
第三十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那么这将被视为新的要约。对于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方面的变更,都属于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三十一条:如果承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了非实质性变更,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否则该承诺仍然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承诺变更的问题。在承诺方对要约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的情况下,除非要约人反对或规定不得变更,否则承诺仍然有效。同时,实质性变更涉及合同关键要素的修改,应视为新的要约。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撤回、生效及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的要约撤回条件依据《合同法》规定,在要约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通知受要约人阻止其生效。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方面,电子数据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法律效力,经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具有与经签署的文书同等效力。
公告与要约的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公告只有在符合要约的要件和规定时,才能被视为要约。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需具体确定,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约束。而公告邀请则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如商业广告等。因此,不是所有公告都能视为要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所谓合理期限,是指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诺到达的期间,一般包括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期间、受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期间、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的期间。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