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广告的要约邀请性质
根据法律观点,网络广告一般被视为要约邀请。
然而,如果广告中包含具体和明确的条款,那么这些条款构成要约的要素。
是否构成邀约的关键在于商业广告是否对当事人之间签订合同具有实质影响。如果具有实质影响,那么这种商业广告应被视为合同条款的一部分,需要双方当事人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 内容具体确定;
(二) 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根据第十六条,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在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情况下,如果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则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如果未指定特定系统,则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根据第十七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根据第十八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根据第二十条,要约失效的情形包括:
(一) 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二) 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 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被告开发商发布销售广告声称购买复式房加3万送车位,但后来拒绝按原承诺价格履行车位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原告认为广告是要约,而被告认为是要约邀请。一审法院认为该广告文义模糊,不应视为要约,并指出车位买卖为独立合同,系双务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认为要约不可撤销且已做履约准备。撤销通知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及性质。虽然传统理论和合同法未明确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但它对交易双方的民事权利确实有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解释中尝试对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作出规定,实际影响不容忽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对要约人的拘束力和受要约人的拘束力,涉及双方的权
公告与要约的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公告只有在符合要约的要件和规定时,才能被视为要约。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需具体确定,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约束。而公告邀请则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如商业广告等。因此,不是所有公告都能视为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