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刑事拘留从宣布刑拘证算起,过24小时算1天。依照《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决定拘留的机关在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者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但在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
2024-10-13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需要鉴定机构根据医学和心理学标准进行认定。医学标准要求行为人必须是精神病人,并且其犯罪行为必须直接由精神病引起。心理学标准认为导致精神病
2024-10-12
拘役是我国主刑种类之一,只要是被判处过拘役刑罚且判决书生效的情况下,就会有犯罪记录,即案底。(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
2024-10-12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看守所对投送监狱执行刑罚的罪犯,其财物应当由本人核对签字后交押解人员代为保管,到监狱进行交接。由此可见,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种惩罚方法。
2024-10-10
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监狱只收押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2024-10-10
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在做事时必须考虑后果,否则可能触犯法律。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我们必须控制情绪,避免肢体冲突。如果我们对他人造成轻伤以上的身体伤害,可能涉嫌故意伤害
2024-10-09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该罪的认定主要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要件指侵犯的客
2024-10-08
劳动者受到刑事处罚的话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关系,这是《劳动法》中明确写明的。拘役也是刑事处罚。(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
2024-10-08
根据刑法234条的立法原则,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刑罚量刑原则如下:如果导致受害人轻伤二级或轻伤一级,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导致受害人重伤,刑罚为3年以上10
2024-10-07
在此期间内,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一经发现该犯罪嫌疑人的,即可以立即采取拘留措施,并通知办理该案的公安机关。
2024-10-05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累犯认定条件之一是前罪和后罪都是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前罪判处拘役的,是不会构成累犯的。拘役虽与刑事拘留、民事拘留、行政拘留一样短期剥夺被执行人的人身自由,但性质却不同。
2024-10-04
我国相关法律只对刑事拘留的条件作出了规定,如果不符合刑事拘留条件的,就不得进行刑事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
2024-10-03
司法实践中拘役的适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拘役刑刑期的长短,基本上应按确定有期徒刑刑期的方法进行。
2024-10-03
犯罪情节较轻的处罚。我国刑罚有很多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是一种独立的刑罚,它并不属于有期徒刑,也不附属于任何的刑罚。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
2024-10-03
根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解释,寻衅滋事罪的情节恶劣的认定有以下几种情形: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持
2024-10-01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该刑罚对于惩罚和教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比例和范围过小、不当适用和单一适用等。为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罚,审判人员应树立“主刑”和“附加刑”并重的观念,并划清与追缴赃款赃
拘役的特征及其与其他短期剥夺自由刑罚的区别。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行较轻需短期改造的罪犯。拘役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适用对象、适用机关、法律依据等特征,与其他短期剥夺自由刑罚如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等在性质、适用对象、适用机关等
监狱犯人死亡赔偿标准的规定和保外就医的相关内容。对于犯人死亡,监狱需立即通知家属、检察院和法院,并进行医疗鉴定。赔偿处理参照国家劳动保险规定。保外就医针对身患重病、身体残疾等情形,但罪行严重、自伤自残等情况则不准。解除保外就医情形包括疾病痊愈、骗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