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假释的考验期为原判刑罚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即宣告假释时原判刑罚的剩余时期。《刑法》对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则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2023-05-24
不适用假释的对象是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劫持航空器等罪。
2023-05-23
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
2023-05-22
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抢劫罪对
2023-05-18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刑法》第185条、第272条,又分别将国有银行、国企员工等人挪用资金的案件拟制为挪用公款罪,按《刑法》284条论处。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
2023-05-17
与此同时,办法明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解除封存:发现漏罪,且对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经审判监督程序改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在缓刑考验期内,或者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
2023-05-16
过失杀人很可能构成过失死亡或间接故意杀人。过失杀人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过失致人死亡和过分自信致人死亡。因为行为人误以为只有重伤才能逃脱罪行。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有义务因疏忽而进行紧急救援。因此,行为人的主观心理和客观行为都发生了从过失杀人到过
2023-05-10
隐瞒罪和隐瞒罪是法律规定的任意犯罪。
2023-05-08
有期徒刑是一种缓刑。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缓刑。对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不满三年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犯罪表现适用缓刑的,可以执行缓刑,不再危害社会。有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五年以上不满一年的,自原判之日起计算。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公安机关
2023-05-05
寻衅滋事罪是刑法第六章第一节规定的犯罪之一。根据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恶劣、情节严重或者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犯罪。对于轻微的、无害的挑衅性、煽动性行为,只能作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处理。挑衅滋事罪的起点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处一年
2023-05-04
抢劫一次,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四年。抢劫取得财物,数额超过20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每增加数额1500元,基准刑增加六个月。抢劫致人重伤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多次抢夺,数额达到较大以上的,以
2023-04-27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缓刑,属于刑罚暂缓执行。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其缘由在于针对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先宣告定罪,不实行关押,那么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就诠释了《刑法》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重要思想。②“只适用”说明
2023-04-24
根据2015年2月4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冻结存
2023-04-23
聚众斗殴罪是故意聚众斗殴,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调查完毕,以聚众犯罪论处,移送县(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对尚未到案的,分别起诉。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4-21
根据现行法律,退休人员在服刑期间不能享受退休工资。你可以在服刑期满后继续领取退休金。判决后被判无罪的退休工资需要偿还。(二)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国家退休公务员在职或者退休后,应当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起取消其养老金和其他退休待遇。
2023-04-20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该刑罚对于惩罚和教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比例和范围过小、不当适用和单一适用等。为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罚,审判人员应树立“主刑”和“附加刑”并重的观念,并划清与追缴赃款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