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死刑复核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的机会大不大,是没有规定的,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而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师向最高人民法陈述意见。第二百三十九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0-05-25
死刑复核期间同案犯如何处理,依据判决的刑罚而定,如果不是死刑的,并且当事人不上诉、不申请抗诉的,判决生效后执行判决。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
2020-05-25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要执行死刑的,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而下级人民法院会在七天内执行。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后什么时候执行死刑是没有规定的,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执行死刑命令的,执行法院要在七天内执行。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犯的家庭接见死刑犯后,执行法院要在接收到死刑执行命令后,要在七天内执行死刑。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死刑后,要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经复核后要执行的,才会命令下级法院执行,所以从判处到执行要多长时间是没有规定的。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的执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复核的,所以死刑的执行应该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公告。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
2020-05-25
如果在死刑执行阶段,近亲属可以申请会见,但在死刑复核程序是不能见面。第四百二十三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应当告知罪犯有权会见其近亲属。第四百二十四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三日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死刑立即执行的,要将案件的相关材料上报到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执行死刑的,会向下级人民法院下达执行死刑的命令,下级法院收到命令后要在七天内执行。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2020-05-25
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的机关是原审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
2020-05-25
因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如果矛盾的当事人做出故意杀人等的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的,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死刑适用的是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
2020-05-25
下级法院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执行命令后,要在七天内执行,所以一般是在执行前七天通知当事人的。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
2020-05-25
死缓最短15年是可以出狱的,如果未被限制减刑,死缓二年期满后可以减为无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25年有期,以后还可以再减刑。但是实际服刑期最少不少于13年,不包括缓刑的2年。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死刑时需要经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如果复核后执行死刑的,会命令下级法院执行,执行时要通知检察机关派出进行监督。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
2020-05-25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