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邀请是指通过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方式,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的目的是引诱他人向自己要约,从而达到订立合同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要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并不简单,需要考虑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
根据《合同法》第15条的规定,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如果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应当视为要约。
要约应当具体确定内容,并表明要约人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如果要约人的要约内容不确定或不详实,给受要约人留下可钻空子的机会,那么一旦受要约人承诺,合同即成立。在纠纷发生时,受要约人会对要约内容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而要约人则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法律规定,要约是可以撤回的。要约撤回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之前将要约收回,使之不产生效力。
要约撤回的通知必须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到达,这要求撤回要约的通知的送达方式比要约的送达方式要快。然而,有些企业忽视了这个细节问题,认为通知只要送达即可,因此采用与要约送达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撤回要约,导致要约撤回无效的后果。
要约人可以在要约生效后撤销要约,但要注意撤销要约的通知必须在受要约人承诺之前送达给受要约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况之一,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为准备工作。
被告开发商发布销售广告声称购买复式房加3万送车位,但后来拒绝按原承诺价格履行车位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原告认为广告是要约,而被告认为是要约邀请。一审法院认为该广告文义模糊,不应视为要约,并指出车位买卖为独立合同,系双务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认为要约不可撤销且已做履约准备。撤销通知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
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及性质。虽然传统理论和合同法未明确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但它对交易双方的民事权利确实有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解释中尝试对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作出规定,实际影响不容忽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对要约人的拘束力和受要约人的拘束力,涉及双方的权
公告与要约的关系。根据合同法规定,公告只有在符合要约的要件和规定时,才能被视为要约。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需具体确定,经受要约人承诺即受约束。而公告邀请则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如商业广告等。因此,不是所有公告都能视为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