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承诺 > 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

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

时间:2024-02-17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2711
做了承诺保证之后就需要为自己的做过的内容而负责的,但是有些人承诺保证人却公然的违反了自己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将承诺保证的内容进行履行或是实现。另一方就觉得对方的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了。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

一、违约责任形式

根据中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形式:

1、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又称强制履行,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由法院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方式。

2、采取补救措施

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等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

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依法赔偿债权人所受损失的责任。

4、定金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11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5、违约金责任

违约金责任,又称违约罚款,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也可以表现为一定价值的财物。

二、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故意致人重伤的定故意伤害罪

    民事责任是指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义务后所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由特定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的原则。虽然这一原则在民法上已有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但在实践中,很多司法人员对此理论不重视或理解不深,导致在判决、辩论和法

  •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和债权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如何划分

    在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下,虽然不存在履行担保义务的问题,但债务人、担保人或者债权人并非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第二款规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例如,担保合同违反社

  • 负有先履行合同义务的是哪一方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负有先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是指依据合同的性质,要先按合同规定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例如借贷合同中,出借人要出借款项,债务人才有还款责任,出借人就是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反先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是

  • 债权人构成受领迟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如前述,债权人通常没有受领的义务,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法律有特别规定或合同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债权人才有受领的义务。当债权人负有受领的义务时,债权人违反此义务构成迟延的,债权人应负债的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 违反后合同义务能不能解除合同
  • 合同毁约与违约有什么不同
  • 完善保险合同告知义务制度的思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