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查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
合同是企业经营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文书,直接影响到企业权利义务的承担。因此,在合同签订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必须树立事前防范、过程跟踪、事后补救的立约观念,坚持在签订合同时进行规范、有效的法律审查,以实现运用法律手段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不论合同的标题如何表述,重要的是要审查合同的全部条款,准确把握合同项下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其性质,以确定该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并通过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参照有关合同范本(尽量根据权威部门推荐的示范文本),最终确定合同的具体条款。否则,易导致不必要的诉讼。
某石化就曾因合同问题,发生过一起纠纷:2003年10月10日,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某化纤有限公司签订PTA产品购销合同一份,合同约定某石化供给某化纤公司PTA6000吨(11月12月各3000吨),按月定价、款到发货,同年11月履行了3000吨供货协议双方无争议,同年12月份化纤公司于当月24日交付1800万元汇票一张,石化不同意供货,化纤取回汇票,双方发生纠纷。化纤公司于2004年2月26日向南京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化纤公司认为其已经支付了合同约定的货款,某石化拒绝发货构成违约;认为不构成违约,因为化纤公司已经取回汇票(货款)合同事实上已被解除。在证据运用和法律的适用上双方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质证和辩论进行了多轮,多名法学专家对此案予以了关注。仲裁庭于2004年11月25日作出(2004)宁裁字第16-21号裁决:驳回申请人的全部请求,某石化胜诉。
本案是一起典型合同签订条款约定不明确而引发的诉讼纠纷,如果对合同对付款和供货方式及时点作出明确约定,就不会发生本次纠纷。同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票据是“取回”还是“退回”双方没有签字固定,导致何方违约难以认定。通过本案认识到,签订合同时进行法律审查非常必要,并在具体实务中严抓合同管理:在签订合同时要求条款清晰内容规范、不能过于简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条款要求明确无误不能产生歧义;对业务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业务培训,强化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常规合同制定统一的合同范本,此举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内容包括免去某职务并选举新任、辞职与聘任以及相关职务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决议应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不得超出经营范围、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存有争议的格式合同条款的相关问题。这些条款需符合货运合同的特点和目的,不得涉及一般性劳务或超出货运合同范围的事项。在解释格式条款时,如存在争议,应按照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并选择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此外,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的不一致情况也需特别
格式合同的定义、称谓、限制、法律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格式合同又称为定式合同、标准合同等,为了保护弱势当事人的利益,对格式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了限制,并明确了其法律特征,如向公众发出的要约、单方事先制定的条款等。在订立格式合同时,应遵循公平原则,并合理提醒
如何对格式条款进行限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义务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说明。无效格式条款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或免除主要义务的条款是无效的。在理解格式条款有争议时,应采取不利于提供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具有预先拟定、重复使用、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