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合同中的口头约定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中的口头约定是否有法律效力

时间:2025-01-1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3257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订立民事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是可以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会约束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活动。那么,合同中的口头约定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合同中的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法律效力

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并且订立过程方便快捷。然而,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很难证明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因此对于较为重要的事项,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合同。此外,有些特殊事项只能采用书面合同,口头合同是无效的。

口头形式合同的定义

口头形式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或使用通讯设备如电话进行订立的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自由市场购买食物、在商店购买衣物等。现代合同法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口头形式的合同广泛存在。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需当事人约定,只要没有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口头形式合同的优缺点

口头形式合同的优点在于简便快捷,但缺点在于发生纠纷时很难取证。因此,对于可以即时清结且关系相对简单的合同,适合采用口头形式。对于无法即时清结或较为复杂重要的合同,则不宜采用口头形式。实践中,口头形式的合同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文字凭据,例如在商店购物时,有时会要求开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但这些文字材料只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而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然而,只要有证据表明口头合同的成立,双方都应严格履行,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形式的分类

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要式和不要式。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或经过特定手续的合同,包括法律规定应采用的书面合同、要求采用鉴证或公证的合同以及要求经过有关国家机关审批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合同采取书面形式是指以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口头合同的定义

口头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语言而不是文字表达合同内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在即时清结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缺点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很难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不动产转让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超过10万元的合同,除即时清结的合同外,也应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情况,应依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自愿订立合同,但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合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如果法律要求书面形式则必须采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律师审查合同有效性不仅看签

  •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合同公证旨在审查合同内容和双方资格,确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排除非法合同的错误效力。公证并非合同必要形式,但能提高合同证据效力和履行保障度,规范、引导、监督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合同公证范围广泛,包括多种类型的合

  • 艺术品市场经营合作协议

    艺术品市场的经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期限、合作内容、作品的价格、质量、规格及数量约定,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全权代理乙方所有原创作品的市场销售及市场推广,并承担衍生作品的制作费用。乙方需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并遵守协议规定。双方共同进行

  • 电子证据与书面证据效力之争

    王共出具借据三张,合计借款金额40万元。2013年1月,王因交通事故遇难去世。原告声称其与王借款时口头约定利率为月息五分,因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现起诉王*发之妻雷*兰,因要求偿还借款40万元以及支付按照银行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并承担诉讼费以及保全费。被告辩称,

  • 合同能不能口头约定
  • 合同中的口头约定是否有法律效力
  • 保险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