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信息公开是以公民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为基础的,而不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并不是所有的政府信息都是可以公开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政府信息是不可予以公开的。所谓保密性,即强调政府网站公开的政务信息不能违反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保密的规定,
2024-08-23
《》已经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1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2024-08-18
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就业、财政审计、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价格和收费、信用等领域信息公开。同时,积极推进以下领域信息公开工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进展情况、结果等信息均应公开。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公开财务信息,推
2024-08-09
一是使用“双规”的机关。根据中纪委作出的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部门。最初的规定是可以适用所有涉及违纪案件的当事人,但随着近年来纪检部门在反腐败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双规”的曝光率日益增多等原因。中纪委对“双规
2024-08-07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忻州市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的相关信息,特编制《忻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指南》将随着政府公开信息的更新和变化作出调整说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登录“中国忻州”门户网站。市政府主动向社会
2024-08-07
匿名举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提倡实名举报,对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都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匿名举报的,应当尽可能据实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违纪事实的具体情节和证据,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严
2024-08-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八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
2024-08-05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4-07-27
行政许可的监督具体包括哪些方面?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和行政机关对从事许可事项的管理相对人的监督两个方面。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2024-07-16
湖南省扫黑办和怀化市委对外发布消息称,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深挖出的历史积案新晃“操场埋尸案”已经彻底查清,杜*平及其同伙罗*忠被依法逮捕,并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提起公诉;该案涉及的黄*松等19名公职人员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等相应党纪政务处分,其中10人因
2024-07-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特向社会公布2015年度本机关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五部分。2015年度,新乐市公安局根
2024-06-29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形式。市政府及其各部门应当及时利用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政府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
2024-06-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察人员辞职、退休三年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第五十九条 监察机关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相关秘密。
2024-06-10
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而2006年至2010年的5年时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1035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已成为反腐倡廉、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因此,认清匿名举报的社会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而有效引导
2024-05-3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院认为监管场所或者主管机关处理意见不当,或者监管执法存在问题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或者检察建议。第六百六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看守所、监狱、强制医疗机构等场所或者主管机关的事故调查结论进行审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
2024-05-27
行政监督的定义、分类和法律性质。行政监督是对行政相对人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行政监督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性质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活动的组成部分。行政监督的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主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包括公职人员、国有企业人员等的贪污犯罪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与其他机关配合共同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遵循宪法和法律,保障权益,权责对等,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确保监察工作的合理性。
行政监督职责的可诉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行政事项不可诉,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等。然而,对于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等行政事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还受理其他根据法
行政监督的概念、分类和法律依据。行政监督是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申请条件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属于监督范围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即可申请。其法律依据为《行政监察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