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为推进政务公开,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三条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监察部门依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对政府信
2024-05-25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镇江市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的相关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特编制《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指南》。《指南》将随着政府公开信息的更新和变化及时作出更新说明。属于主动公开范
2024-05-17
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居于主导地位,原告与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且都应接受法院的支配,通过这种诉讼活动发挥监督的作用。作为一种行政法律监督制度,司法权行使的被动性特征决定了行政诉讼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监督方式,也就是说,行政诉讼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发
2024-05-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复核机关经审查,认定处理决定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因此,本条
2024-04-27
3月8日(星期日)下午3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适应推动政府简政放权的需要,常委会对保险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政府采购法、气象法等5
2024-04-26
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发布和查询平台,扎实推进房屋征收与补偿信息公开管理信息化建设。“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形式和渠道。三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知晓信息公开的内容、渠道,切实畅通依申请公开渠
2024-04-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经费的使用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给予补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经济
2024-04-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举报他人放高利贷需要的证据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借条、借据、欠条、银行转账记录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024-04-16
在阿坝州检察院信息公开网中的一个重要信息公布就包括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规定,向办理该案件的人民检察院查询案由、受理时间、办案期限、办案部门、办案进程、处理结果、强制措施等程序性信息。被请求协助
2024-04-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人员严重违法的,可以向平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报,对违法的监察人员进行调查,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本级
2024-04-03
要深入持久的开展法律法规和信访知识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依法按程序上访。全县纪检监察组织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大涨旗鼓宣传在县乡推行的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信访听证终结和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三项制度,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新秩序。
2024-03-30
村委会开具的死亡证明是有法律效力的。无法查明来历的,应将已经查明的事项和死亡情况登记备查。
2024-03-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机关的监察对象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等的人员。监察机关调查权的适用对象是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2024-03-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对不同的信访事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属于本级公安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应该受理。第二十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机构接到信访
2024-03-14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形式。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政府信息公开的执行情况。对应该公开而没有公开,以及公开内容不规范的,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进行通报批评。(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
2024-03-09
行政监督的定义、分类和法律性质。行政监督是对行政相对人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可分为不同的类型。行政监督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性质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活动的组成部分。行政监督的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主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包括公职人员、国有企业人员等的贪污犯罪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与其他机关配合共同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遵循宪法和法律,保障权益,权责对等,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确保监察工作的合理性。
行政监督职责的可诉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行政事项不可诉,如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等。然而,对于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决定等行政事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除此之外,人民法院还受理其他根据法
行政监督的概念、分类和法律依据。行政监督是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行政法规范和执行行政决定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申请条件没有具体规定,只要属于监督范围的事项,行政相对人即可申请。其法律依据为《行政监察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