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算合同诈骗吗
时间:2024-10-19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有些时候我们在约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用口头交流,很多时候我们也是用口头语进行约定的,所以口头约定以是一种方式,但是口头约定是否可合理呢,或者说口头约定是否会算作合同诈骗呢?下面就有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找到地相关知识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口头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形式的界定
合同形式是指合同当事人通过何种方式达成合意的表现形式,它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和外部表现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并没有对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形式进行具体说明或限定。因此,对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形式的界定,应该以相关合同法的立法为基础。因此,在合同法实施以后,合同诈骗罪的合同形式不再仅限于书面合同,还可以包括口头合同或其他形式的合同。
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解出来的一种新罪名,两者之间存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因此,对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不能再按照普通诈骗罪来处罚。区分这两种罪的关键是根据合同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并结合立法目的进行评判。合同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第三章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其客体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还侵犯国家合同管理制度,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与市场秩序无关的各种“合同”、“协议”,如婚姻、监护、收养等涉及身份关系的协议,以及赠予合同、劳务合同等不属于合同诈骗罪范围的合同。因此,尽管现行的合同法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民商事合同,对各种民商事合同行为进行了规范调整,但不能认为凡是行为人利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进行诈骗,就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考察其行为是否具备“扰乱市场秩序”的特征,才能确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口头约定是否能成为合同
合同并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口头合同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例如,在日常购物时进行的讨价还价,从法律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口头合同的过程。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并且订立过程方便快捷。但是,口头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很难证明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因此,在一些重大事项上,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合同。此外,有些特殊事项根据法律规定只能采用书面合同,口头合同是无效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形式的规定
《合同法》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时,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此外,还解释了书面形式的具体含义,包括合同书、信件及数据电文等。文章也提到了中国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书面形
-
车祸私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
合同形式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形式的规定。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但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必须遵守书面形式要求。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也有相应的书面形式要求。如果未遵守规定或约定,合同可能不成立,但在特定情况
-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
债权转让通知书是否必须书面形式进行通知
-
口头合同履行的法院能否管辖
-
雇佣合同纠纷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