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货贸易合同管理基本上采用手工方式,对签订的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履约时间、履约批次、数量、过货口岸、运输方式,不同贸易伙伴顺逆差等,分别进行手工记录归类、工作量大,难以做到及时和准确,并且也只能对几个少量指标进行统计。
易货贸易合同的签订,一般与正常的进出口买卖合同(即销售确认书)所规定的条款和形式差不多,所不同的只是进口合同与出口合同同时签订,支付办法采用对开信用证和双边结汇等结算方式。我国与原苏联双方的对外经贸部根据两国贸易协定的精神,为了明确双方在交货中的一般共同性问题而签订了“交货共同条件”,对于简化进出口合同的内容,缩短签约时间和合同执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交货共同条件的内容为:
(1)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必须根据贸易协定和交货共同条件办理;
(2)货物的名称、规格及价格;
(3)货物的数量和品质;
(4)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5)交货地点和运输方法,费用及风险承担;
(6)交货期限和日期;
(7)延期交货和提前交货,罚款及人力不可抗拒;
(8)交货通知;
(9)支付办法;
(10)争议的处理;
(11)仲裁。
易货贸易合同特点是把进出口直接联系起来,双方有进有出,货物品种相当,进出口货物金额基本乎衡。易货贸易是为了摆脱外汇资金短缺的困境,打破一些国家保护性贸易政策措施的壁垒,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在解放初期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也采取了这种易货贸易方式。
易货贸易合同标的为双方约定的一定金额、进出平衡的特定货物。合同条款包括标的物的品名、规格、质量、数量,计价方式和价格条件,相互交货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保证金,以及不可抗力、争议解决的办法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一般相等,都要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交货;都要对货物的数量、品质、瑕疵负责。双方按约定交货和接受货物。若进出未能达到平衡,其差额按约定用提供货物或支付某种货币方式结算。合同争议,按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先行协商,协商不成则提交仲裁,一般在被诉国仲裁机构按被诉国法律处理。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业主委员会的职权及责任。业主委员会拥有召集主持业主大会、执行业主大会决议、提出议案、管理公共财产和维修基金、收取和支配物业管理费、签订合同、雇佣和管理工作人员等职权,同时负责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代表业主提起诉讼等责任。
合同履行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来防范风险。针对协议供货价格问题,需具体分析不同产品的规格和配置。同时,建立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以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并提出控制措施。企业应成立合同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合同,规避法律风险并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中方干部的管理办法,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构成及聘用、聘用合同制、干部流动和争议解决、工作保障和培训以及离职安排等方面。要求中方干部具备相关条件,如熟悉政策、行业技术,具备管理能力等,并实行聘用合同制,保障其工作权益,同时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