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邡某因婚后未孕,在遂川某医院被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双侧卵管伞端闭锁和继发性不孕症”。2003年9月27日,医院对邡某施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造口通液手术。两天后医院告知邡某,其双侧输卵管伞端闭锁已治愈。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理应赔偿人工试管婴儿医疗费用。
2020-07-21
婴儿一出生便“劫难”重重,病魔缠身,家长将怀疑的矛头对准了入住的兴宁市某医院,认定是医院对孩子的救治不当所致。2007年1月,年仅2岁的原告明-明(化名)将该医院“告”上法院,索赔104万元的天价。此案因索赔数额巨大,曾在当地轰动一时。近日,耗时1年多的案子在兴
2020-07-21
苏建某以此为由要求医院赔偿下列损失,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费用40000元、误工费计14564元、继续治疗相关费用26000元,伤残补助费16000元,鉴定费2500元、交通费159元、精神抚慰金10000元;医院以不是医疗事故为由拒绝赔偿,双方引起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判决如下:某医
2020-07-21
同样的医疗损害行为,如果没有经过事故鉴定,亡者家属或许能够获赔高额的死亡赔偿金,但如果经过鉴定并且确认为事故,死亡赔偿金却会因为法律的漏洞反而无法得到支持。8月14日上午,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家属认为,院方因医疗侵权行为导致患者死亡,应当支付死亡
2020-07-21
联系人李某,与患者关系代理人联系电话××。意外情况发生后,医院已尽全力抢救,已尽到职责。因此,对此医疗事故争议医院不应承担责任。
2020-07-21
甘女士的丈夫说,妻子两年前在医院接受了“甲状腺双侧全切除手术”。据医院的麻醉记录显示,当患者被麻醉半小时,手术刚要开始时,甘女士的心率从每分钟80次增加到每分钟160次。过了五分钟,甘女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时医生停止了手术,对甘女士进行抢救。尽管最后挣
2020-07-21
据原告诉称,原告刘某生于2002年2月,3岁半的时侯,即2005年7月12日,因发现心脏杂音到西京医院就诊并住院。西京医院于当天实施“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由于医师操作不当,术中损伤原告三尖瓣前瓣腱索并导致腱索断裂、三尖瓣大量返流。被告隐瞒该损伤事实。原告于2005
2020-07-21
最终鉴定:医方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同时行阑尾切除术,未得到家属同意签字,违反了医疗常规;且手术粗糙,阑尾残端未能处理好,术后造成盆腔感染、肠粘连、结肠子宫阴道瘘而导致须二次行阑尾残端修补术、肠粘连松解术、部分回肠切除术及子宫瘘修补术,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
2020-07-21
摘取节育环致人死亡可能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2020-07-21
孟*超系个体医生,具有行医资格和执业许可证,在本村开设一卫生室。孟*超在以后的行医过程中,未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按该验方配制成胶囊,让患者服用,未出现不良反应。孟*超闻讯后,采取了相应的抢救措施。王*海经抢救脱险,孟*义经抢救无效死亡。经鉴定,孟*义生
2020-07-21
而实际上对于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早有明文规定,原文所述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于此事件无所作为是应当承担责任的。由此看来,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规定的不可谓不细,但是实践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事故而承担行政责任的微乎其微
2020-07-21
今年4月份,家住湖北省竹山县竹坪乡的胡月英老人感到胸、背疼痛,家住县城的子女便将其带到该县人民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脂肪肝、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中医院在县人民医院B超报告的基础上,经过两天的临床观察,确诊老人疼痛病根是体内胆囊结石所致,建议手术摘除结
2020-07-21
被告使用的血液中携带艾滋病病毒,致使原告贾某感染艾滋病。输血致患者感染艾滋病,违反了合同约定,医院应承担违约责任。由于第三人不是患者,输血致第三人感染艾滋病,难以界定为医疗事故。
2020-07-21
杜某在住院期间其子宫被行切除术,构成七级伤残。杜某认为子宫被切除是由于李某在接生过程中技术处理不当大出血后没有及时抢救所造成的,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和某镇卫生院赔偿损失54000元。2李某家中不具备抢救设施,无法进行及时的救治,使杜某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这
2020-05-25
至该院后,郭-女因该人民医院延误治疗流血过多于次日凌晨4:00死亡。原告郭某、郑某与徐州市某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已另案处理。因此,该卫生院将郭-女送到徐州市某人民医院的行为,客观上为郭-女之死创造了条件,是造成郭-女死亡的间接原因。在医疗机构因违反转诊
2020-05-25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严重住院仅14小时便离奇死亡。患方指控医方未进行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起诉法院。律师根据医方提供的资料分析,医方存在多项医疗过错,包括未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进行规范治疗、未履行告知义务等。经治医生的医疗过错与患者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