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式及审批流程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常见问题:
(1) 会签表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不规范、不清楚、与合同内容不一致。
(2) 未按公司要求使用公司制定的范本。
(3) 缺乏立项审批、超标审批;合同内容超出所依据文件的内容范围。
(4) 合同相对方的选择方式不符合规定(如:应当招投标的项目,没有进行招投标)。
(5) 流程选择不符合权限分工的要求。
(6) 缺乏合法有效的授权委托书。
2. 报审资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常见问题:
(1) 审查报审资料不完整,缺少合同附件、立项审批文件、招投标评审结果文件、对方资质证明等。
(2) 合同的标的种类、数量与审批文件有偏差;中标单位与合同相对方主体不一致等。
(3) 未按要求提供资料原件;合同相对方营业执照复印件未加盖公章等。
1. 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的常见问题:
(1) 不具备营业执照的法人分支机构且未经法人授权;
(2)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
(3) 营业执照过期或未通过年检;
(4) 连续两年未年检被工商吊销营业执照;
(5) 对于特殊行业的主体,不具有从事合同项下行为的资格(建筑承包资质共四级,只能承包与其级别相符的工程,通信类、供电类还要经过特定审批)。
2. 相关知识: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常见问题:
(1) 引用已失效的法律法规(如:“本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签订”)。
(2) 约定一方严重违约时对方可以解除合同,但没有明确什么样的情况属于严重违约。
(3) 约定了构成违约的条件,但没有相应明确违约责任追究的具体方式。
(4) 约定的检验、考核周期过短,实际不可能做到。
(5) 标的条款缺少名称、规格、型号、性能等信息。
(6) 未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约定,造成权利义务不明确。
试用买卖合同的试用期限相关问题。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需明确约定试用期限,未明确约定的可按交易习惯或出卖人决定。试用期内买受人有权选择购买或拒绝购买标的物。对于已支付部分价款或对标的物进行非试用行为的买受人,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应认定其同意购买。
最新的购房合同修订内容,包括出卖人对房屋权属的合法性承诺,防止一房两卖;细化交房条件,保障购房人接收合格房屋的权利;增加预告登记约定,允许买方自行申请办证;以及保护买受人信息隐私等。这些修订为购房人提供了更多保障。
甲、乙双方关于员工培训的协议内容。协议包括培训期限、费用、乙方的义务、服务期、工资及福利待遇、服务期限、违约责任及协议生效等内容。甲方对乙方进行培训,乙方必须遵守公司规定,包括保密规定、完成培训任务、服从管理等。文章还涉及服务期、工资补助、福利待遇、
附条件合同的主要特征,包括约定性质、条件的性质、与供货条件等的区别、条件的合法性以及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的差异,并介绍了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