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第一条 为维护“中华老字号”的信誉,加强对“中华老字号”标识的管理,规范“中华老字号”标识的使用,依据《“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中华老字号”标识的使用应当遵循本规定。第三条 “中华老字号”标识适用于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2024-01-17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商标设计具有独创性;商标所指定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质量优良且稳定;该商标的广告投入与商品的销售量或服务收入成正比增加;在有关国家注册了该商标并销售使用该商标指定的商
2024-01-16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承担,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2023-12-27
6、做出决定: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振兴委员会做出决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23-11-06
如果老字号能够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并且将老字号作为商标申请不侵害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的,是可以用作商标的。第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
2022-09-07
以及具有良好的信誉等条件。第四条 商务部对“中华老字号”标识的使用实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所辖区域内“中华老字号”标识的使用进行监督与管理。
2022-07-12
具备“中华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振兴委员会认定。
2022-06-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有关单位。(三)原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要重新参加认定。具备“中华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振兴委员会认定。(六)做出决定: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
2022-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有关单位。(三)原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要重新参加认定。具备“中华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振兴委员会认定。(六)做出决定: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
2021-10-27
具备“中华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振兴委员会认定。(六)做出决定: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振兴委员会做出决定,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21-10-27
三、中华老字号的认定范围中华老字号的认定范围:百货、中药、餐饮、服装、调味品、酒、茶叶、烘焙食品、肉制品、民间工艺品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
2021-10-27
具备“中华老字号”认定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振兴委员会认定。
2020-07-21
5、公示:在有关媒体公示拟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名单,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均可向振兴委员会提出异议。
2020-05-25
要对老字号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我们应当对字号的含义进行考察。可见,字号在我国古代为企业名称之替代词。《古今汉语词典》对字号的解释为:商店名称、招牌。因此,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信誉好、产品质量优秀、有独特工艺或者传人,在一定区域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
2020-05-25
与一些固守旧模式的老字号不同,当前很多“百年老店”开始转变经营与营销观念,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入和其商业价值的不断凸显,网络成为很多老字号经营与推广的新阵地。目前很多老字号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期望利用网络的力量来进一步推广
2020-05-25
老字号商标侵权的赔偿依据,包括实际损失赔偿、侵权所得利益赔偿、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赔偿等方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法院可根据权利人提供的证据和侵权人的账簿、资料来判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况,赔偿数额可适当增加。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当前,我国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导致商号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文章提出解决建议,包括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借鉴国际做法制定相关法律、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以
中华老字号的认定规范,包括名称、定义、认定范围、条件、方式、程序以及动态管理。规范旨在保护和振兴具有悠久历史、独特技艺和良好信誉的品牌,要求单位提交申请、经过调查鉴别、认定评审、公示等程序,最后由振兴委员会决定是否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并实施动态管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形。主要包括域名与投诉人名称相同或相似且足以导致混淆、域名持有人无合法权益以及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等情形。同时,相关法律条款对于投诉支持条件和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的情形也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