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根据数额的大小,个人合同诈骗罪的刑期和量刑标准如下:
1. 数额不满5000元的,将被判处单处罚金刑。
2. 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将被判处拘役刑。
3. 数额达到1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且每增加1200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当个人合同诈骗的数额达到3万元,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对于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在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当个人合同诈骗的数额达到10万元,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将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对于单位合同诈骗,根据数额的大小,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期及量刑标准如下:
1. 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将被处以罚金刑;
2. 数额在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将被处以拘役刑;
3. 数额达到10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且每增加3300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4. 数额达到20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且每增加2000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5. 数额达到200万元的,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且每增加1万元,刑期将增加一个月。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需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等环节,最终由法院审理和判决。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根据数额和情节不同,可分为多种情形。法律规定相应的刑罚和罚金。
构成欺诈行为的四个要件。首先,欺诈人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和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其次,欺诈人必须实施欺诈行为,如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第三,被欺诈人必须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且与合同内容密切相关。最后,被欺诈人必须因错误认识而
合同诈骗罪量刑的标准: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