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相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根据合同诈骗罪的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其量刑标准如下: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合同诈骗罪的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涉及签订虚假合同并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和认定方法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诈骗数额认定应考虑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合同标的数额可作为量刑情节。文章还列举了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其他情形,如携带对方财产逃跑、挥霍、
被告人卢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的案件。卢某在PP租车公司网上平台租车后销赃逃逸,骗得一辆价值人民币75201元的汽车。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个月并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法官回应了关于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犯罪,以及主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卢
合同诈骗罪量刑的标准: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从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来看,“数额较大”在本罪中是客观方面的必要构成要件,其除作为量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