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及处罚
时间:2025-01-1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诈骗罪及处罚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特征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协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限制和时间的规定、处罚条款。违法的合同是无效或部分无效的。
本罪的特征
合同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
- 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合同他方的权利,属于双重客体;
- 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包括:
- 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
-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 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贷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
-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自己是采用虚假手法诱骗对方签订并履行合同,以达到骗取对方财物的目的,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合同诈骗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罚如下:
-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 数额巨大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重大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单位犯罪的,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按前述三个规定处以自由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刑事责任及相关知识。合同诈骗罪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依据情节轻重划分。此外,《刑法》修正案七对合同诈骗罪进行了补充,特别涉及到传销活动的相关规定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医院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是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中还详述了合同诈骗与诈骗的定义及相应处罚,并简要介绍了医疗保险报销的条件。
-
强制医疗的执行地点
强制医疗案件的证据提供要求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表现。强制医疗案件需要提供包括报案材料、当事人陈述、相关证明材料等在内的证据,而合同诈骗罪则表现为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使用虚假票据作担保等行为特征。
-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
不兑现承诺属于诈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