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 > 骗取保证金是构成合同诈骗吗

骗取保证金是构成合同诈骗吗

时间:2024-07-19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821

案件回顾

被告人胡某某于2004年4月12日以冒用某皮革工业公司名义的方式,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进行了一系列诈骗活动。他以主办名优产品展销会需招聘仓库保管员的名义,使用伪造的公司财务专用章,并将“财务专用章”的字样遮盖后冒充公章。他与许某某签订了聘书协议,并收取了许某某10000元人民币作为“保证金”。随后,他采取了相同手段,分别与熊某某、徐某某签订了聘书协议,并收取了他们的“保证金”各10000元人民币。

律师评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诈骗行为层出不穷,其中以劳动合同收取保证金的方式进行的诈骗行为尤为突出。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手段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通常采用的欺骗手段概括为以下几种:

  1.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行为人采取上述何种欺骗手段,只有当其诈骗财物的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

本案的合同性质和客观行为

在本案中,被告人与许某某、熊某某、徐某某签订的聘用库房保管员的协议、聘任展销部主任的协议应属于劳务合同,即《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合同。这种合同体现的是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而非社会经济秩序上的经济关系。因此,不能将此认定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本案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客观行为。合同诈骗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虚构合同主体”进行诈骗,即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这是合同诈骗犯罪分子最常用、最常见的诈骗手段。然而,在本案中,被告人主要是通过伪造事实聘请受害者,然后通过收取保证金来进行诈骗。这种行为并非发生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与合同是否履行、合同的履行内容无关。签订合同只是被告人实施诈骗的一个幌子。此外,根据《劳动法》,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保证金是被禁止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性众筹的法律问题

    投资性众筹面临的多种法律问题。首先涉及可能触及刑法的金融犯罪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其次,行政与民事法律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证券类行政违法等行政犯罪以及合同违约纠纷等民事法律问题。此外,众筹项目本身存在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风险,以及知识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
  • 案情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