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时间:2025-02-0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912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存着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等行为或者手段骗取另一方财产。那么,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具体包括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解答。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

一、伪造合同

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虚构合同,以骗取他人财物。可以通过伪造合同直接套取他人财物,也可以先伪造一份合同,再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

二、货物引诱

欺诈方利用单位或个人对某种紧俏或畅销商品的急需心理,虚称能提供这些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以骗取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欺诈方会伪装成供货方当事人实施这种欺诈手段。

三、盗用、假冒名义

盗用、假冒名义可以是假冒知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业务负责人,利用伪造的证明文件与对方签订合同;盗用他人盖好合同专用章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占用章,冒充该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使用他人已作废或遗失的合同纸、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冒充该公司的业务人员与他人订立合同;擅自刻制他人印章,冒充他人,以他人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

四、虚构主体

欺诈方伪造营业执照,虚构企业名称、资金、经营范围等,使用根本不存在或未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单位与他人订立合同,以骗取他人财物。

五、谎称专利技术引诱

欺诈方虚构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专利、高新技术,以技术、设备、培训、回收、利润等为诱饵,引诱对方签订合同,连续骗取对方的转让费、培训费、设备费。

六、虚假广告、信息引诱

欺诈方先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骗取对方的中介费、立项费等财物。

七、虚构担保

欺诈人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进而骗取对方的财物。

八、抵债诈骗

欺诈人先与对方签订合同,通过各种手段让对方先履行合同,待对方交付货物后,声称自己无力支付货款,提出以劣质产品抵偿货款。对方被逼无奈,只好接受欺诈人的条件。这种情况下,欺诈人以劣质产品抵偿货款,使对方遭受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及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对于内容真实的合同,如果行为人以超出履约能力签订合同并设法履行,则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若未履约则可能有诈骗意图。半真半假的合同,如行为人有履约意图并为履行努力,则不能认定为诈骗;若无履约能力借名行骗,则应以合同

  • 汽车销售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汽车销售合同中常见的陷阱。这些陷阱包括合同条文缺失、双方违约责任不对等、质量问题只修不赔、汽车所有权转移条件设置不合理、滥用“不可抗力”条款、特别约定加大消费者风险、定金等概念混用、验收后不得拒收车辆、合同最终解释权归经营企业以及合同内容表述有歧义等

  •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

    合同无效时的赔偿责任、收归国库合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合同刑事欺诈的含义、特征和新特点。合同无效时,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则按比例承担损失。收归国库合同确认无效后,财产将收归国库所有,故意损害国家利益的需追缴财产。合同刑事欺诈是智能性、团体性

  • 合同欺诈问题的研究背景

    市场经济下合同欺诈问题的研究背景、特点、分类及防范对策。指出合同欺诈现象日益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并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切入点,分析了合同欺诈的智能性、隐蔽性等特点,以及实体性欺诈和形式性欺诈、主观欺诈和客观欺诈的分类。同时,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加强监

  • 签租房合同被坑怎么办
  • 房屋转租如何备案
  • 签合同时交房时间和销售说的不对可以去起诉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