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合同欺诈行为的定义和方式

合同欺诈行为的定义和方式

时间:2025-06-19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3270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带来有关合同欺诈的相关法律知识。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 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欺诈人通过故意提供虚假的质量信息,使对方误以为商品具有特定的质量标准或特性,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2. 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欺诈人故意伪造或篡改商品的标识,使对方误以为商品具有特定的来源、制造商或品牌,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3. 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欺诈人故意伪造或隐瞒自己的身份、资格或能力,使对方误以为其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能力,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4. 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欺诈人通过故意夸大或虚构商品的优点、效果或性能,使对方误以为商品具有特定的宣传效果,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5. 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欺诈人通过故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使对方误以为商品具有特定的价值或优惠条件,以达到欺骗的目的。

合同欺诈的特点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欺诈人发出欺骗性或虚假性的邀请

欺诈人采取欺诈手段,诱导对方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以实现签约目的。

二、欺诈人对合同条款和关键事实作虚假介绍或隐瞒

欺诈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真相,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承诺,以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

三、欺诈人通过履行合同获取不法利益

欺诈人通过双方履行合同,达到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四、欺诈人具有合法主体资格和一定的履约能力

合同欺诈的突出特点是欺诈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或一定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时可能还积极履行合同的部分条款,以获取不法利益。

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欺诈和合同纠纷虽然都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但存在以下区别:

区别一:欺诈人的意图和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根本没履行合同的意愿,签订合同只是为了达到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而合同纠纷则是当事人具有履行合同的诚意,但由于客观原因或主观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履行能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

区别二:虚假和欺骗手段的使用

合同欺诈行为涉及欺诈人故意虚构事实或制造借口,以达到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而合同纠纷则是由于当事人的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而非故意欺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首先,股权众筹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公募”与“私募”界限,可能触及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红线。其次,股权众筹存在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尤其是“领投+跟投”机制中可能出现欺诈行为。最后,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需进一步理清与用户之间

  •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

    古董字画买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行为成立标准。原告魏某购买被告魏某的古画,但未签书面合同。后原告妻子持画要求退画返钱未果并诉诸法院主张被告欺诈。法院认为原告未能证明被告承诺并保证古画为真迹,因此驳回其诉讼请求。文章还分析了古画行业的交易习惯和留置行为在合

  •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

    买卖合同中欺诈行为的防范措施。在签约前,卖方应了解对方相关信息和资信状况,并确认代理人的代理权。提高业务员素质,采用书面形式和参照标准合同范本可防止欺诈。同时,采用款到交货或到出票人银行持票入账来防范虚开支票的欺诈行为。对方若迟延付款,可采取措施如通

  • 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 商品房贷款担保费怎么退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